对比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值得投资吗?-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比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值得投资吗?

蜂巢能源终于提交IPO申请了。

11月18日,上交所官网披露,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创板IPO获受理。招股说明书显示,蜂巢能源拟募资150亿元,估值达到了600亿元,跻身新能源独角兽行列。

这是第二家总部在常州的动力电池企业进行IPO,不久前港股上市的另一家是中创新航(即原来的中航锂电),估值630亿元。

同为位于常州,同样是上升期的电池企业,而且估值都达到了600亿元;不同点在于中创新航是一家历史相对悠久的老企业,而蜂巢能源则是电池领域的新势力。

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宁德时代的“后辈”。宁德时代作为业内标杆,蜂巢能源和中创新航作为IPO新星,有必要和宁德时代进行一下对比,看一下两家企业、特别是准备上市的蜂巢能源含“金”量如何,值不值得投资。

01

基本情况

根据韩国锂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统计,蜂巢能源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动力电池装机量世界排名第十;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蜂巢能源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国内排名第六。

蜂巢能源总部位于江苏常州,已在常州、保定、泰州、南京、马鞍山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在保定、上海、无锡等地建立研发基地。

蜂巢能源脱胎于长城企业,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其董事长魏建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目前来看,蜂巢能源的控股股东为保定瑞茂,直接持有39.40%的股份,拥有76.47%的表决权。魏建军通过保定瑞茂、长城控股合计控制蜂巢40.26%股权,合计掌握公司76.81%表决权,是蜂巢能源的实际控制人。

另两家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分别为先进制造基金和京津冀基金,同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先进制造基金与京津冀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同为国投招商,也就是国投招商合计持有蜂巢能源10.82%的股份。

资料来源:蜂巢能源招股说明书

再企业看经营情况,不出意外,正处于产能爬坡的蜂巢能源目前仍然是亏损状态,2022年上半年亏损8.97亿元;2019-2021年分别亏损3.26亿、7.01亿和11.5亿元。

资料来源:蜂巢能源招股说明书

02

营收和毛利率

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营业收入为37.38亿元。

中创新航没有发布半年报,在聆讯后的资料集中,披露了上半年的营收和毛利率。上半年,中创新航要比蜂巢能源的营收高出许多,为91.67亿元。

当然这数十亿的营收,与宁德时代相比相差甚远。2022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营收超过1100亿元,已然接近去年全年的收入。

资料来源:半年报和招股说明书

利润率方面,蜂巢能源给出的数据颇为详细,上半年的综合毛利率为6.91%,其中电池系统毛利率为6.44%,储能系统为32.31%是最挣钱的项目,模组层面则为负数,电芯的毛利率为1.26%都不是很理想。

上半年,中创新航综合毛利率在8.9%。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虽然宁德时代上半年的财报数据不是非常理想,但是整体综合毛利率还是远远超过两家新晋IPO的企业,为18.68%;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为15.04%,储能系统毛利率为6.43%,锂电池材料毛利率为20.65%。

资料来源:半年报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三项业务中,中创新航和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的毛利都是最低的,但是蜂巢能源的储能系统毛利率最高,甚至超过了30%。

蜂巢能源在招股书中也给出了其它企业主营业务毛利率的对比数据。

 

可以看到,蜂巢能源主营业务毛利率明显低于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企业。

针对主营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蜂巢能源给出的解释是,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毛利率,主要是公司生产线不断投产,部分产线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产品单位成本较高。随着公司产销规模的快速增长,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此外,蜂巢能源也在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部分产品售价。

在产能爬坡期,单位成本高是正常现象,早期宁德时代,现在的孚能科技和中创新航等企业都有类似情况。

03

客户情况和产销情况

电池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是为了尽可能多的争取到客户。

(1)客户情况

目前来看,蜂巢能源在国内外汽车品牌客户开拓上有所斩获。国内客户,主要有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零跑汽车、东风汽车、岚图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光束汽车、赛力斯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牛创新能源汽车等整车企业;海外方面,则与PSA(Stellantis集团)等知名国际汽车厂商开展业务合作。

中创新航的客户已经覆盖广汽、小鹏、长安、零跑、吉利、合创、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奇瑞、瑞驰、东风小康,以及奔驰smart等企业。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方面,客户群体覆盖非常广泛,包括特斯拉、现代、福特、戴姆勒、长城汽车、理想、蔚来等企业。储能电池方面,在国内,与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中国华电、三峡集团、中国能建等头部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在海外,宁德时代与Nextera、Fluence、Wartsila、Tesla、Powin等国际前十大储能需求客户深度开展业务合作。此外,宁德时代还覆盖智慧矿山、换电服务、光储充检、智慧港口、电动船舶等领域。

二线企业的通病就是,对前五大客户,尤其第一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较高。蜂巢能源主要以来长城汽车,到上半年占比仍然达到57%;中创新航则是依赖广汽埃安,到今年前3个月,中创新航前五大客户占比也达到了85%以上。

宁德时代对第一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较低,仅为10%;前五大也仅为31%。

当然降低对长城的依赖,也是蜂巢能源的诉求。按照规划,今年长城装机量占比将降到50%左右,明年会降到40%左右。今年上半年已经有明显下降。

 

资料来源:半年报和招股说明书

蜂巢能源正在摆脱对长城的依赖。目前,除长城外,蜂巢已经定点的客户和项目已经达到29个。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细看蜂巢能源的客户和项目,可以发现蜂巢能源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非常健康,分布更加均衡。既有新势力,也有老势力;既有国内车企,也有国际车企;既有磷酸铁锂,也有三元;既有纯电动产品,也有混动产品。

从后续增长趋势看,蜂巢能源的客户和产品线布局的成果值得期待。

(2)产销规模

在产能方面,年轻的蜂巢能源暂时无法和两个大哥相比,目前为6.99GWh,中创新航为9.7GWh,宁德时代则高达154.25GWh。

当然,三家企业都在大规模投建产能,大规模基建扩产也是三家企业IPO的主要目的之一。

资料来源:半年报和招股说明书

但销量方面来看,蜂巢能源与中创新航并没有很大差距。上半年蜂巢能源的销量为3.86GWh,中创新航也仅为4.8GWh。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半年报中,宁德时代没有披露销量数据,不过可以参考装机量。上半年宁德时代的装机量达到69GWh。

蜂巢能源成立不过4年,产能和销量达到这个水平,可以说成长速度惊人。对于新晋企业来说,看存量更要看增速。从这点看,蜂巢能源保持了应有的增速。

04

研发和专利

还要看下几家企业的含“科”量。

(1)研发费用

电池作为高端制造业,要想立足市场,技术研发投入必不可少。

以宁德时代为例,去年,宁德时代研发投入达到76.91亿元,研发人员超过1万人。虽然在营收中的比重不高,仅为5.9%,但是由于体量巨大,研发投入在业内也是碾压式的存在。

资料来源:半年报和招股说明书

相比之下,蜂巢能源和中创新航的研发投入就小了很多。但从研发费用在营收的占比,以15.3%的占比,远远超过了中创新航。营收37亿元的蜂巢能源,拿出了5.7亿元进行研发投入。

虽然在研发费用上,中创新航暂时落后,但是在人数上比蜂巢能源多。

当然,论人数两家都比不过宁德时代。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宁德时代拥有研发技术人员10,079名,其中,拥有博士学历的170名、硕士学历的2086名。

(2)专利情况

截至2022年9月30日,蜂巢能源共计拥有境内授权专利2979项,其中发明专利468项。根据中汽中心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公开信息,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蜂巢能源动力电池专利公开量分别为586项、878项及568项。

中创新航则拥有超过1200项涵盖整个电池产业链的全方位专利组合。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宁德时代及子公司共拥有3772项境内专利及673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5777项。

从研发上看,似乎蜂巢能源的布局要好于中创新航。在专利数量上,蜂巢能源紧随宁德时代之后,说明其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布局。最近蜂巢能源还下场深入到设备端设计和生产。

当然,作为业内老大的宁德时代,各项数据肯定远远好于两家IPO新秀,这无可厚非,这也说明蜂巢能源后期的发展仍然道阻且长。

05

关键指标:增速、创新

对比动力电池的两个“老前辈”,蜂巢能源的财务数据稍逊一筹,但是如果对比同是成立4年的企业,蜂巢能源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地“快”。

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行业如果已经是一个稳定行业,那么蜂巢能源没什么戏唱。

但是,一方面,这一行业还处在大规模增长阶段,与存量相比,更要比增速,蜂巢能源的增长速度,使得它能在将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电池行业的技术还将有至少数轮技术迭代,每一次迭代都可能带来格局重塑。年轻的蜂巢能源拿出了营收15.3%的费用来投入研发,可以帮助蜂巢能源抓住技术变革的机会。从现在蜂巢能源在叠片技术、无钴电池、半固态电池等领域的产品来看,蜂巢的创新力是突出的。

电池行业的竞赛是一场长跑,前程的起跑虽然重要,中后程跟得上、能起速更关键。蜂巢能源也建立了比较好的公司组织架构,这也是值得肯定的一点。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王 凌方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