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全力托举,乐道L90不容有失
车圈最近流行一个词,情绪价值。
其实要说最早给新能源车主提供情绪价值的,应该是蔚来。
曾几何时,蔚来靠事无巨细的服务、一键加电补能,把刚从高端燃油车车主转成电动车主的情绪照顾得很好。
乐道,蔚来的第二个品牌,定位在最需要情绪价值的家庭用户,终于在乐道L90上,把情绪价值拉满了,那个“懂用户”的蔚来又回来了。
情绪高潮的第一波来自售价,乐道L90 6座版的起售价为26.58万元,采用电池租用服务(BaaS)后为17.98万元。而且乐道L90六座版最低配车型也配备车载冰箱、AR-HUD。对比市面上同为5米车长的3排6座同级别车型,这个价格和配置绝对让人心动。
第二波来自立马交付,乐道L90六座版从8月1日起按照锁单时间正式开启交付。看来乐道L60上市之初,因交付慢而订单转化差的坑,蔚来是记忆犹新。
01
满足用户情绪价值才是王道
在上市发布会上,李斌说乐道L90是纯正的SUV,是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三排座SUV,那用户痛点到底是啥?
“空间不足”和“补能焦虑“,这是他们经过深度调研2700多个家庭用户之后得出的答案。
于是不管是3周前长达3个小时的预售发布会还是这次上市发布会,主讲人李斌都花了大篇幅去讲解乐道L90的空间布局:内部容积240L的前备舱、430L的后备厢,每一排都超过1米的有效腿部空间、6座版二排通道宽度有180mm。另外,7座版本2+3+2的布局和二排全电动座椅,支持移动和两段式的翻折,形成一个670毫米的超大开口,方便出入。
那句“座座都是VIP、6人10箱无压力、前后都能装行李”的顺口溜也被反复提及。
甚至在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到访时,李斌也是用这句顺口溜“推销”新车的。
空间显然是乐道L90最大的卖点之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冰箱、彩电、大沙发”首次集体出现在蔚来品牌的车型当中。乐道L90后排配备可翻折的娱乐屏,支持手机投屏和遥控器遥控。车规级冰箱、二排零重力座椅、分体式天窗、二排小桌板等通通配备。还有各种前备舱沙发、车内磁吸配件、充气床垫、露营装备,将移动的家的情绪给到位。
发现没有,乐道L90把优势更加外显化,变成了用户高感知的部分。
超大前备舱背后是什么?是13项专利,是全域900V高压架构实现36项高效集成设计:电池包厚度只有116mm,智能保险丝体积减少88%,自研的电驱系统体积小更紧凑,自研的热管理继承模块49合1集成,冷却模块进行30.5度大倾角斜置,空调箱、高低压线束、安全结构都进行了重新布局和优化。
但这些技术语言和数据的罗列,显然都不如李斌站在车头轻敲两下,将舱门打开,坐在前备厢里畅享钓鱼、追星看风景,来得更有冲击力和传播力。用户和“吃瓜群众”不懂技术,但他们可以在这些场景中轻松代入自己。从商场、超市满载而归,前备舱能轻松容纳婴儿车和购物袋。
其实蔚来是最早自研三电的造车新势力之一,早期三电自研在用户感知层面还能找到明确的锚点。2018年上市的蔚来ES8,4.4s的0-100km/h加速时间,碾压一众燃油车。
但时至今日,加速已经成为纯电动车的“基操”,三电自研反映在能耗和驾驶感受上的优势被稀释了。用户至少需要试驾、使用一段时间才能感知到,技术价值被埋得太深了。
这也是蔚来一直以来的问题,高研发投入并没有转化为高销量。10年来,蔚来在研发成本上的投入累计600亿,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蔚来研发费用为130.37亿元,当年交付量为22.2万辆;对比小鹏汽车,2024年研发费用为64.6亿元,交付量为19.01万辆,理想汽车同年研发费用为110亿元,交付量为50.05万辆。
李斌也曾多次强调“只要规模化就能摊薄研发成本”,但显然交付量距离规模化“红利”临界点仍有差距。或许把这些技术外显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才能更快迎来“红利”期。
02
四季度盈利胜负手?
乐道L90的实践已初显现效果。虽然蔚来不愿意公布具体订单数,但有消息称,自7月10日预售以来,乐道L90的订单达到了3万,在乐道门店排队试驾的人等到深夜,足以见其火爆。
不过李斌和他的团队时刻保持冷静,他表示:“第一个月的需求不会特别担心,关键怎么持续热销。”
这份冷静并非多余,对于蔚来而言,四季度要盈利,压力山大,乐道L90不容失手。
在今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斌给出过盈利的解题思路。
“我们认为每个月三个品牌加起来可能5万台多一点销量,17%~18%的毛利率。销售管理费用控制在10个点左右,研发费用控制在6~7个点左右,那么是可以实现盈利的。”
看下蔚来三个品牌当下的交付量,可以预见的是在全新ES8未能交付起量之前,乐道L90是要扛销量大旗的,需要承担起每月至少1.5万辆的交付重任,再加上L60的稳定输出,乐道品牌单月销量稳定在2.5万辆,才能达成最终5万辆的预期目标。
如此大的销量压力,也怪不得蔚来全力托举。
托举来自十年研发的技术资源共享、也来自销售体系、营销策划、供应链、市场资源的全力以赴。
5月,蔚来内部公告称乐道的产品研发、用户服务、区域销售等核心部门被拆解为一级部门,直接并入蔚来产品设计与研发集群(PD&D)及用户服务与体验集群(UE)。原乐道事业部中的产品体验、项目管理等职能划归李斌直管,而用户服务部门则由新任乐道总裁沈斐负责,向联合创始人秦力洪汇报。
其实销售体系的整合从上海车展后就开始了,蔚来天津、大连、杭州等地的区域总经理开始兼任乐道对应区域负责人。
沈斐代替艾铁成接任总裁之前,就已经在“帮忙”重塑销售体系了。如今沈斐甚至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开招聘一线销售人员,足以见其对于一线销售的重视程度。亲自抓乐道的服务和销售,减少内部决策链路,加快响应和节奏部署。
经过整合后的乐道,整体节奏明显快了很多,乐道L90在预售发布会开始前,展车已经到店,并且可以做到上市即交付,供应链和工厂产能为8月乐道L90的交付做足了准备。
李斌个人微博发布乐道L90工厂储备
庞大的换电网络,也是蔚来给乐道品牌的强力托举。作为乐道总裁的沈斐也是一手搭建蔚来全球最大换电网络的人。
截至7月31日,蔚来能源在全国范围累计建设超8131座充换电站,其中换电站超3400座、充电站超4700座。换电网络在蔚来品牌初期就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成本,10年累计投入超过180亿元,也是一直以来被大家诟病的亏损业务。
但是也正是因为有换电体系支撑,乐道L90才不用“负重前行”,全系标配85度电池,不用背那么大的电池包上路,对于车辆能耗、车内空间、驾驶操控是一箭三雕的好事。
而且即便纯电动车型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充电10分钟充电500公里,对于没有家用充电桩安装条件的用户和长假出行的用户来说,极速换电依旧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03
用乐道L90再次证明自己
当下,三排SUV纯电动车型细分市场逐渐变得火热。
理想i8于7月29日正式上市,问界M8纯电版也同步开启预订,虽然这两款车型在价格区间、智能驾驶硬件上与乐道L90略有差异,但目标群体高度重合——均瞄准多人、多孩出行,且对配置有一定追求的家庭购车用户,销量和市场份额的抢夺在所难免。
尚未出手的竞品也不在少数,吉利银河M9、腾势N8L,甚至传闻中的特斯拉Model Y L都已进入上市倒计时。这意味着留给乐道L90建立市场认知、巩固用户群体的窗口期并不长,在持续的新车攻势下,其产品优势能保持多久,仍是未知数。
全力托举乐道L90,对蔚来而言,既是为了四季度财报上那个“正号”,更是为了证明那些看似“不划算”的投入,终将在某个节点迎来厚积薄发的时刻。而乐道L90,也许正是这个节点的关键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