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弗勒:卡位智能电动车时代-电动汽车观察家

舍弗勒:卡位智能电动车时代

欧洲著名的“车二代”——舍弗勒创始人乔治·舍弗勒之子乔治·F.W.·舍弗勒,11月1日又来到了中国。

乔治·F.W.·舍弗勒如今是舍弗勒集团监事会主席。其家族不仅是舍弗勒集团大股东,也是大陆集团,以及从大陆集团独立出来的纬湃科技的大股东。

大老板当然不会轻易出动。这次来中国,舍弗勒干了一件大事:出席了舍弗勒太仓制造基地新能源二期工厂启用,以及与太仓高新区签订新能源三期项目投资协议。三期项目占地约70,000平方米,协议投资额达2亿欧元(约合15亿人民币)。

舍弗勒(后排左四)出席签约仪式

这两个项目的信号非常明显:这家以轴承、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产品起家的企业,继续加磅新能源:二期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如电机定子、转子等产品的生产制造;三期聚焦新能源电驱动领域,涵盖如轮毂电机、电桥减速箱、混动变速箱等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生产制造,以及物流仓储等配套设施。

除了在动力系统方面,从传统内燃机转向电驱动,舍弗勒另一个新方向是底盘,特别是面向自动驾驶的线控底盘。在智、电两个方向上,这个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大爷”,希望自己依旧是“大爷”。

一个月前,舍弗勒还爆出了一个大手笔——10月9日,舍弗勒集团宣布,拟以36.4亿欧元(每股91欧元)的现金报价,收购同样以电驱动和内燃机产品著称的纬湃科技。

这一收购目前在顺利推进,如果达成,将使舍弗勒集团成为全球前十大零部件公司之一,并且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中国车企如今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风头正劲,但如果看零部件领域,除了动力电池,其他零部件的中国供应商并没有乘风而起,包括一度势头不错的电驱动领域。

而像舍弗勒这样的传统汽车零部件巨头,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全面出击时,所展现的技术积淀之深、创新爆发力之强、合作模式之灵活,也足以引起重视。

在新产线启动、签约之际,舍弗勒也举办了“2023舍弗勒中国技术研讨会”,通过技术专家演讲、展品展示及试乘试驾等形式,秀出了自己的实力。

01

7个电机客户,3个在中国

路特斯Eletre、银河L7、荣威D7、大众ID3、哪吒S……在舍弗勒本次活动上,诸多舍弗勒供货的热门新能源车型,提供给媒体、客户试乘试驾。

最热销的车型当属银河L7。这款车的P1混动模块由舍弗勒提供。在银河L7的雷神混动系统中,前后各有一个电机。前电机,即舍弗勒提供的混动模块的P1电机,是和发动机相连,主要负责发电,辅助动力。这个混动模块中,还集成了湿式双离合器。

舍弗勒P1混动模块

舍弗勒这一P1混动模块采用了自制电机,得益于独特的绕组、槽内油冷等技术加持,具有超高持续性能、高效率、结构紧凑等业内领先优势,大幅提升了发动机的综合效率。

银河L7等吉利的插混车型,直接拉动了舍弗勒P1系统的出货量。在NE时代8月份发电机装机排行榜上,舍弗勒以过万辆的成绩排名第7。

舍弗勒P1混动模块已经在太仓工厂实现量产,是舍弗勒众多创新电驱动产品阵营中的一款。

除了提供混动模块,舍弗勒可以直接提供电驱动桥。这也是舍弗勒电气化解决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舍弗勒在2018年就量产推出了同轴式电驱动桥解决方案,后来又相继推出了集成电机与减速箱的二合一电桥,以及更高集成度、更高性能的新一代电桥系统。比如,在舍弗勒四合一电驱动桥中,舍弗勒在集成电机、电控及同轴减速箱的基础上又集成了热管理模块,可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驾乘舒适性。

舍弗勒的优势还体现在电机方面。舍弗勒可以为客户提供广泛的产品系列,包括异步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用于跑车的轴向磁通电机,以及无永磁体的电励磁同步电机等。

其实,舍弗勒自2018年就成立独立的电驱动事业部。2022年,舍弗勒在电驱动领域新增50亿欧元订单,自2018年以来,公司在该领域累计订单额达到了160亿欧元。

“舍弗勒预计,到2030年,全球80%的新乘用车都将采用电气化动力总成,包括混动和纯电动。而在中国,电气化的进程更快,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90%。舍弗勒已经为这一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从单一零部件到完整系统的全面解决方案。”舍弗勒汽车科技事业部首席执行官马迪斯·青克说道。

马迪斯·青克表示:“仅在今年,我们就启动了七个电机客户项目,其中三个来自于中国,表明我们的产品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到2026年,舍弗勒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逾5亿欧元,用于电机产能扩充和新产线建设。

02

底盘:从舒适性到自动驾驶

在舍弗勒的试驾活动中,我试驾了路特斯Eletre和ID.3线控底盘测试车。这两款车的底盘部分都有舍弗勒的部件,给予我深刻印象。这两者,一个追求舒适性,一个追求自动驾驶;一个代表现在,一个代表未来。

在路特斯Eletre底盘上,舍弗勒提供了两个部件。一个是主动侧倾控制系统(iARC)。这一系统可以让路特斯Eletre在激烈的转向绕桩过程中,车身姿态保持基本水平,不会发生很强的侧倾,保证舒适性。

路特斯Eletre快速绕桩时的姿态表现

另一个是,后轮转向系统(iRWS)。这个系统最大后轮转向角为3.5度,可以让车长5.1米Eletre实现5.6米的最小转弯半径。

这两个产品,在当今中国新能源车型越做越大、动力越做越强、越来越强调舒适性的背景下,无疑是非常有市场的。另外,舍弗勒也提供可变阻尼减震器,正在研发主动式悬架,都将能持续提升车辆驾驶舒适性,同时保证操控体验。

舍弗勒可变阻尼减震器

在ID.3线控底盘测试车上,我尝试了不用方向盘而是操纵杆来转向。在速度不高的情况下,普通人都能迅速熟悉操纵杆,顺利实现变道、转弯、掉头等操作。

之所以能用操纵杆——类似于游戏手柄一样,是因为这是线控底盘。整车无需设计转向硬件,而是通过电子信号给执行机构下达命令。这给L3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提供了可能。

用摇杆转向的ID.3测试车

舍弗勒计划2025年前后开始投产线控转向系统关键零部件,随后将推出全集成的完整线控转向系统。

舍弗勒非常看好线控底盘在自动驾驶时代的前景。“实现无人驾驶的未来移动出行也是舍弗勒的核心创新领域,”马迪斯·青克说道。在这一领域,舍弗勒的创新产品包括领先的线控技术,这也是实现未来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

舍弗勒线控+轮毂电机组成的超级底盘

舍弗勒非常重视智能驾驶。在今年IAA慕尼黑车展上,舍弗勒宣布与荷兰公司VDL Groep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和生产用于公共交通的新一代自动驾驶穿梭巴士。双方还将与Mobileye展开合作,后者将为穿梭巴士提供自动驾驶系统。今年上海车展上,舍弗勒与重卡自动驾驶公司智加科技签订量产合作协议,为其开发和生产电液助力转向系统。双方携手共同推动重卡智能驾驶的技术应用和创新发展。

今年,舍弗勒在中国的第二研发中心在长沙正式揭牌。舍弗勒还在长沙设立了舍弗勒智能驾驶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03

充分授权中国团队

“十年前,我来中国是指导你们工作。如今来中国,我是向你们学习。”在今年上海车展上,马迪斯·青克如此表扬舍弗勒中国团队。

马迪斯·青克认为,快速、高效地响应中国客户的需求,是舍弗勒成功的因素之一。对于智能化、电动化的新需求,以及新的合作模式,更需要贴近客户、做好服务,包括本土化研发。

马迪斯·青克

今年,舍弗勒在中国的第二研发中心在长沙正式揭牌,位于上海安亭总部的新研发大楼正式启用,进一步提升了舍弗勒在中国的本土研发及创新实力。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以来,从最初的应用开发到基础研究,从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中国,到本土自主创新,舍弗勒中国本土研发团队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舍弗勒全球技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研讨会上舍弗勒秀出的众多技术中,就有中国本土团队主导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创新技术,包括已经投产的二合一电桥、混动模块等产品,以及用于实现商用车自动驾驶的智能电液助力转向系统(e2HPS)及用于底盘悬架系统的可变阻尼减振器(VDS)。

投入这些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自然也是有风险的。但是舍弗勒中国团队得到总部的极大信任。舍弗勒中国区汽车总裁陈相滨说,“我们在中国做的所有的工作,比如说我们的创新,每次我跟我们的CEO青克先生谈,我从来没有听到过no,就永远是yes,就说所以说基本上是对中国团队是100%的授权。”

舍弗勒在电驱动和智能驾驶领域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正陆续在中国本土实现量产。除了今年先后投产的舍弗勒轮毂电机及扁线电机,舍弗勒的智能电液助力转向系统、高度集成的热管理系统不久也将投产。舍弗勒创新的机电一体化后轮转向系统产线已经成功从德国转移至舍弗勒湘潭工厂,也即将启动量产。

太仓高新区北京路舍弗勒太仓新制造基地

除了本土化的研发、生产,舍弗勒也配合中国车企,响应了它们新的合作模式。

比如,应对很多车企“全栈自研”的战略,舍弗勒中国区汽车总裁陈相滨表示,“舍弗勒完全支持这个趋势,为什么?因为舍弗勒从整个系统的产品到零部件都能做。”

同时,陈相滨说,“我相信OEM并不是做所有的系统,他们可能会了解这个系统,但最后有会部分或至少大部分也可能会让TIER1来做。”

可以说,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舍弗勒不仅做了技术储备,也打造了团队,并且灵活、高效地服务客户。相对中国供应商,舍弗勒的优势,很有可能继续延续。

舍弗勒集团在自我介绍的文件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们在模拟世界中变得强大的东西,让我们在数字世界中变得更加强大。(What has made us strong in the analog world,makes us even stronger in the digital world.)

在数字世界——也就是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舍弗勒集团会更加强大吗?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邱, 锴俊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