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低成本怡亚通发布eD1 MINI纯电微型物流车-电动汽车观察家

智能化、低成本怡亚通发布eD1 MINI纯电微型物流车

3月23日,以“创新尚美·智运通泰”为主题的发布会上,深圳市怡亚通智能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亚通商用车”)发布了最新产品“eD1 MINI”。

怡亚通商用车是上市公司怡亚通旗下专注物流商用车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由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合资设立。

eD1 MINI的外观采用全新设计,造型时尚。轿车级LED大灯,拥有极强的辨识度。尺寸小巧,方便停车,穿梭巷道,下乡入城,畅通无阻。车小厢大,载货量2.6+立方,载重足,装卸便利,高效配送。

这款车可以实现全方位碰撞保护、ABS车轮防抱死系统、超强制动力缩短刹车距离、精准GPS定位无缝对接车队管理等功能。eD1 MINI使用全新底盘架构(模块化,线控底盘),车规级安全标准,符合碰撞标准,同时高强度电池结构保证电池安全。在法律法规方面,eD1 MINI物流车遵循国家统一标准,合规路权,市内道路驾驶畅通无阻,能上牌,有保险。

1

贴近终端,打造出更符合需求的产品

为了适应市场,怡亚通一直在变。原来做供应链服务,后来做供应链整合产业链服务,现在又“孵化”出了新能源汽车。

怡亚通作为中国供应链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在过去25年中,布局了一个非常大的全国的供应链服务和物流网络,在全国380个城市铺设服务网络,迄今覆盖了200万个销售终端,在这个物流网络覆盖了非常多的司机和车辆,也就是终端的客户和消费者本身。

这为怡亚通进军终端物流行业,提供了庞大的客户基础。

在怡亚通集团董事长兼CEO周国辉看来,怡亚通的“核武器”是两个字,一个字是整合的整,另一个字是联合的联。怡亚通整合上游核心技术,整合生产制造,整合行业客户;联合政府,联合行业,联合合作伙伴。怡亚通要建立一个真正的供应链生态圈的新生态;在怡亚通的平台上,合作伙伴拥有超20万辆商用车;当大家都用上智能商用车,将让供应链、产业链更加智慧,让中国商业更加智慧。

怡亚通的优势是非常了解终端客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深圳市怡亚通智能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符修齐看来,主机厂其实它并没有很多应用场景,只能说把产品做出来,然后通过渠道通过代理商这样一台台卖,但是速度很慢。

“我们有场景、有客户,在与产品正向研发技术结合,并基于场景去做落地项目,市场需求有保证。”用符修齐的话说,有能力去落地产品的企业,手上没有上游的资源;有上游资源的企业,他们不知道这个场景在哪里,生产不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这些都是怡亚通商用车的优势。

2

抓住终端物流车智能化升级需求

除了成本以外,智能化也是怡亚通的重要切入点。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董事长、深圳市怡亚通智能商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民不否认三轮车更便宜。但他认为,三轮车还用的还是铅酸电池,一年可能要换两次,或者两年要换三组电池,一组电池是2000多块钱,三组电池就是6000多块钱,4组电池是8000多块钱,所以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微型物流车用个4-5年甚至10年都没问题,但三轮车用不了这么长时间。而且微型物流车单公里这个成本只有比他们低,所以优势很明显。

在陈伟民看来,未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公司核心竞争力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就是数字化。

“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技术先进的产品会逐渐地台低端的产品,社会发展一定是往前的,北京、上海等地在城市治理上必然继续完善政策法规,00后等年轻一辈会更注重工作环境的优劣,这些都决定了运输工具的持续升级。”

正是由于把握这一趋势,怡亚通商用车商用车采用eT1底盘微型域控技术,让商用物流车控制器集成度更高、智能化更强、成本更低。

据介绍,eT1底盘平台是吉泰联合其德国总部共同开发的模块化线控底盘平台,具有模块化、线控化、结构简单、制造便捷、成本低等特点。围绕城市最后一公里打造,这款底盘既满足城市物流配送需求,又满足城市人员微循环接送便利的要求。它通过积木式模块化设计,实现车辆上下车体构造,车辆自由组合构建,简化车辆制造工艺,打造产品场景定制化。

围绕城市最后一公里打造,这款底盘既满足城市物流配送需求,又满足城市人员微循环接送便利的要求。其还通过积木式模块化设计,实现车辆上下车体构造,车辆自由组合构建,简化车辆制造工艺,打造产品场景定制化;同时其可应用于物流、E-Tuk及工程、冷链、环卫等特定的有人驾驶、无人物流和无人小巴场景。

据悉,怡亚通商用车将以eD1 MINI作为突破口,以专注定制商用车,构建共融共生的商用车产业生态圈为愿景,全方位打造“递e空间”的应用场景,力争在2023年投放2-3款物流车;到2029年前,实现MINI卡年产销超15万辆,建立完善的运营体系。

未来怡亚通商用车更长远的目标,是要成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的头部企业。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电观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