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市场迎来新玩家,变革加速-电动汽车观察家

充电桩市场迎来新玩家,变革加速

充电桩行业随着近几年的大基建,市场规模快速膨胀,导致充电设备领域也快速成为一个新的红海市场,产品上千篇一律,市场上价格战激烈。

去年我曾写过一篇《120KW充电桩卖出29800跳楼价,充电设备生意赚钱吗?|问电观》,讨论了充电桩设备的残酷价格战。

我们常说“一分钱一分货”,又经常说“物美价廉”,价格与品质仿佛是背离的。实际上企业就是在不断追求价格与品质的极致平衡。

充电桩行业未来会怎么样?作为新进入者的阳光电源会怎么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5月7日,《电动汽车观察家》来到阳光电源总部,探访阳光电源进入这一领域的初衷、进展和目标。

接待我们的是阳光电源充电事业部总裁王曙。

他一上来谈的,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阳光电源涉及到的业务,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第一,所以挑战很大,同时机遇更大”。

据王曙介绍,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业务全球第1,水面光伏设备全球第1,储能业务国内第1,阳光新能源投资开发及风电变流器业务也在行业头部,就连近几年刚起步的电控业务去年国内出货排行第6。“集团其他业务都冲在前面,我们充电事业部去年刚成立,今年目标就要跨入行业第一阵营”。

阳光电源的充电事业部,他们准备好了吗?

953bc66a098c7a896557bf2f5ba952e

图为阳光电源充电事业部总裁王曙

1

新能源+户外+电力电子的自然延伸

为什么会进入充电桩领域?

回答这个问题,离不开阳光电源的起源与核心业务。

1997年曹仁贤从合工大辞职创办阳光电源,一头扎进光伏产业,起家于光伏控制器与逆变器,后来延展到风电变流器、储能、电站开发、水面光伏、电机控制器等,24年来,阳光电源所有业务都始终围绕着“清洁电力转换”这个技术路线展开。

而且一如前文所说,阳光电源在每个业务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阳光电源全年营收192.9亿,同比增长48%,净利润19.5亿,同比增长119%。截至5月18日收盘,阳光电源的最新市值是1264亿。

“我总结了集团这些业务有3个关键词:新能源、户外、电力电子。阳光一直专注于新能源,产品应用基本都在户外,复杂的户外环境对于产品要求更加苛刻,还有电力电子是我们技术的老本行,所有业务万变不离其宗。”

“结合上面3个关键词,你会发现充电桩产品完全契合,就是高压低压和交流直流的电力转换。这方面阳光的积累太深厚了,所以我们布局充电桩市场有先天的基因条件。”王曙说。

事实上,早在2017年,阳光电源中央研究院就已经开始进行充电桩的预研。2020年,阳光电源正式成立充电事业部,当年底产品就开始交付。

WechatIMG372

图为阳光电源充电桩设备图谱

2

现在时间刚刚好

在王曙看来,阳光电源在这个时点进入充电桩领域,刚刚好。

他认为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历经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5年之前,以一些央企为代表的示范运营阶段,此时市场处于萌芽阶段,市场很小且不开放;

第二阶段是部分民营企业快速建设运营阶段,短短几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飞速发展,进入成长期,但也因为跑马圈地,充电设备产品良莠不齐;

到现在进入第三阶段,电动汽车销量连续突破百万,充电市场历经几年的大浪淘沙,国内和国外市场都开始爆发,已经形成几百亿的充电设备市场。

“尤其是充电基础设施被纳入‘新基建’,以及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提出,再结合我们的光风储业务,现在再加上充电桩,我们能够提出一整套光风储充的解决方案,所以时机对于我们来说刚刚好。”王曙说。

3

价格、寿命、效率缺一不可

阳光电源将专注充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核心市场围绕以运营为主的直流快充设备,以及以用户为主的交流和小功率直流设备。

在王曙看来,运营客户的核心诉求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充电桩对于客户来说是生产工具,因此价格、寿命、效率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们今年主打的120kW集成桩,打破了过去既有的模块化装配,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将模块与整机结构设计完全结合起来,集成了功率变化和控制,独立风道设计使电气部分完全隔离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成本比同级模块化充电桩低50%,使用寿命大于10年,效率大于96%。”王曙在介绍产品进度时说。

WechatIMG217

图为集成化一体桩与传统一体桩对比

如何兼顾价格、寿命、效率?王曙举了一个例子,过去120kW的模块化充电桩里面需要4个电源模块,每个模块4个散热风扇,现在集成设计之后只需要4个风扇,风扇减少对应的接插件、电路板、线束等配件都会减少。另外在元器件采购上他们可以借助集团优势,拿到更低的采购价格。

在产品研发之初就站在客户角度想问题。现在市面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一般在3-5年,阳光电源的设计寿命就是20年,才敢保证使用寿命大于10年。

阳光电源的产品测试环节异常严苛。在产品原型内测完成后,要交到公司独立于所有业务部门的测试中心,相当于内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独立测试中心拥有一票否决权,执行远高于行业的企业内部标准,以相关充电产品为例,一个测试周期是42天,满足1000小时不间断测试。一旦有指标不通过,产品部门就要回去整改,再来测42天,直到通过才能量产。

产品生产出来后要做100%的老化检查,这跟很多企业做抽检不太一样。老化检查也通过了,才能出库。

4

不仅做充电桩,还做充电解决方案

对于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王曙提出阳光电源不仅要做出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充电设备,同时还将协同集团的光风储业务,提供整体的充电解决方案。

在光储充应用上,王曙认为现阶段光储充概念性比较强,实用性相对较差,但同时市场需求是存在的,而且会越来越大,目前制约的核心要素在于储能系统的成本与安全性。

“储能系统成本降到1块钱/wh以下时,我认为光储充的经济性就好了,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方面我们本身已经是国内第一。”王曙说。

在目前阶段,他认为光储充有两大应用领域比较合适,一方面是电力容量不足的充电场站,可以采用小储能方式来弥补。夜间将谷电充到储能电池,在白天通过高服务费将电放出去,比较适合运营需求旺盛的城市。

另一方面就是高速服务区。服务区屋顶面积大,本身用电量也不小,新增电力成本也很高,这时将储能系统直接作为后备电源,不仅可以给充电桩使用,还可以给整个服务区提供电力支持,这样整套系统的经济效益可以最大化发挥。

1_20210521_104536859

图为阳光电源总部光储充微网项目

5

今年目标5000套,未来要成为全国第一

“去年我们是行业新人,今年目标出货5000套,要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虽说站在集团肩膀上,但集团各业务的行业地位,让王曙感觉挑战也比较大,但更多的是机会和兴奋。

除了面向运营商的直流快充设备之外,阳光电源也在储备面向私人消费的交流充电桩和小功率直流充电桩,这方面随着与主机厂的合作展开,会释放比较大的量。

此外,阳光电源充电业务会走向国际市场,今年就有会海外项目启动。

在面对国内和国外竞争时,阳光电源的杀手锏是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品质保证能力。“充电桩也一样,我们只做充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坚决不碰运营,在确保品质和服务的同时,我们未来目标是做到每瓦1毛钱以内”,这是王曙给出的价格目标。

在听到这个成本目标时,我内心无比震惊。充电设备行业,终将迎来加速变革。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电观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22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