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端到端,小鹏迎来iPhone时刻-电动汽车观察家

量产端到端,小鹏迎来iPhone时刻

小鹏汽车正在迎来自己的“iPhone"时刻。

尽管名为“AI DAY”,但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活动之后的采访中明确表示,不回答任何技术细节问题。与特斯拉决定不办AI DAY的理由类似:

“我们现在是黄埔军校,所有人看着我们来开发了。所以技术的细节问题,抱歉,我们都不回答”。

但何小鹏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随着端到端大模型上车)我们在技术架构上领先了现在的友商1-2代。大概要12-18个月,我们就能够在现有智驾硬件基础上,取得非常大的颠覆。”

资本市场也同样买账,5月21日小鹏美股开盘一度暴涨23.8%。

01

小鹏智驾切换端到端架构

5月20日开始,小鹏汽车全量推送新的技术栈:此前由规则+AI组成的XNGP,切换到了以神经网络为主的端到端模型架构,开始与其它玩家拉开代际差距。

小鹏的端到端是否与特斯拉的一致,目前不得而知。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首次展示FSD V12时有一个关键形容:V12消除了30万行C++代码,V12中是纯粹的神经网络,实现了输入光子、输出执行命令的完全端(感知)到端(执行)。

何小鹏没有做类似的表达,而是表示:

小鹏之前智驾系统的规则是十万(行代码)级规模,端到端大模型能够实现10亿行代码才能达到的性能天花板,甚至更强。

但同时,XNGP的端到端系统内,仍有部分的规则代码作为安全兜底。“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我们在规则体系里浸润了蛮久,反而能把刹车控制器的沙盒做得更好。”

此次小鹏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包括:感知神经网络XNet+规控大模型XPlanner+大语言模型XBrain。

从结构来看,小鹏的端到端架构仍分为感知、规控两大功能模块,其中最大的变化应该在于将过去基本完全由规则组成的规控模块,切换为神经网络为主。XBrain则通过大语言模型所具备的常识能力,提升感知和规控的推理和泛化能力。

新架构之下,小鹏也对三个大模型进行了性能强化。

XNet实现了动、静态BEV网络和占用网络的三网合一,其中占用网络的空间网格超200万个。小鹏官方表示,其网格精度为业内最高精度的2倍以上。

三网合一后,XNet的感知范围提升2倍,达到1.8个足球场大小,对悬挂路牌、井盖、掉落纸箱等非标准障碍物识别能力提升至50+;

XPlanner通过模型取代代码后,规控表现将更加拟人,前后顿挫减少50%、违停卡死减少40%、安全接管减少60%;

XBrain可读懂任何中英文文字,掌握各种令行禁止、快慢缓急的行为指令。

对于神经网络的不可解释性问题,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李力耘表示,在端到端的架构下,三个网络联合训练标注,形成有一个有机整体。

但三个网络仍各有侧重。XBrain侧重于整个大场景的认知,XNet侧重于感知和语义。由此,如工作当中出现问题,工程师仍可根据问题类型,对“责任”进行划分。“到底是理解除了问题,还是没看见,还是看见也理解对了,但动作错了。这也是小鹏能够作为真正去量产端到端大模型的一个最重要前提。”

02

端到端的体验基准线

端到端上车,智驾玩家的排位赛重新开始。

小米汽车宣布已推送端到端的泊车系统,蔚来表示将在主动安全领域上车端到端,理想则在4月英伟达GTC2024上阐述了端到端架构设想。小鹏最核心的智驾对手——华为端到端乾崑ADS 3.0,包括GOD感知网络和PDP预决策规划网络,将首先搭载在享界S9上,于6月上市。

小鹏率先全量推送的端到端XNGP,将为后来者划下端到端的体验基准线。

“端到端的能力最终还是看接管率。”何小鹏在采访中表示,

目前小鹏高速领航功能在不考虑续航的基础上,已能做到1000公里接管一次,城区内安全接管是200百公里左右,体验接管则是10公里以内。

“但如果要求城区领航在兼顾安全、舒适、效率的基础上,每300-500公里接管一次,靠规则绝对做不到。”

小鹏计划实现这一规则做不到的城区领航体验。小鹏智驾体验将未来12-18个月内,在不更换硬件的基础上,迎来一个拐点:覆盖城市内所有道路,包括小区。实现极低接管率和极高安全、舒适和效率体验。

“12-18个月内要有10-30倍的体验上的提高,才能推动市场接受度进入转折点,进而从量变到质变。”何小鹏表示:今年三季度小鹏XNGP将实现全面无图,不仅全国都能开,且每条路都能开。明年将在国内实现类L4级智驾体验,并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测试。

“过去10年里大家认为智能只是新能源汽车的辅助,用户对智能的需求以前是在第10、第9名,现在可能到了第5、第4名,但我认为不远的将来,智能会是绝对的前三(需求)”。

用不到2年,做到10年的10-30倍,这就是端到端的“加速性能”。

“端到端(和现有系统)的核心区别在于解决一个问题时,使用写代码的方式,还是数据和模型的方式。”地平线副总裁兼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博士在接受《电动汽车观察家》采访时曾表示:“端到端之后,研发的需求就从分析、拆解问题,变为搞数据去训练模型,然后评估。解决问题的规模、效率和泛化能力是完全不一样了。”

端到端之后,系统迭代速度到底有多快?

5月20日,特斯拉开始推送FSD V12.4,距离V12.1版本推送仅过去了5个月,即每个月度就有一次大版本更新。

小鹏汽车的实践结果是,XNGP端到端版已实现每2天一次内部迭代,截止5月14日的累计视频训练这算里程为9.77亿公里。“我们面向用户要月月有更新,每个季度换‘新车’。”李力耘表示。

而目前业内头部公司的OTA周期也还是以季度为单位。

03

为终局努力赚钱

量产上车,跑通数据闭环,只是准备动作。下一步构建巨大的算力引擎,把数据跑起来,跑出大模型的Scaling Law才能让端到端彻底拉开代际差距。

但“算力“,非常烧钱。

今年,小鹏汽车将拿出7亿元“买卡”,构筑起7000张英伟达A100组成的,共计XXTFlops的算力储备。

“明年一定会更多,所以我们有点痛苦。”何小鹏表示。

今年,小鹏汽车将在研发投入70亿元,同比增长32.6%。这一金额,也正好是马斯克提出的智能玩家门槛线——每年10亿美元。

“这个投入会非常坚决,为了冲出淘汰赛,进入全明星赛。不做这个投入根本走不过去,投入了也要看投入的效率和成功概率。”何小鹏表示。

70亿元的研发投入,对于小鹏这样的创业公司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是小鹏2023财年营收的22.8%;如按照车企通常6%-8%的研发营收投入占比计算,小鹏需在今年实现875亿元的营收,同比去年增长185%。

为此,小鹏将在今年开源节流,努力赚钱。

首先是节流。小鹏Q1财报显示,季度毛利率大幅提升至12.9%,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6.7个百分点。由此,单车毛利从去年Q4的1.35万元增长至3.85万元。

何小鹏在采访中表示,今年年底,小鹏汽车单车降本将远超去年6月提出的25%。“我们把不该花的钱不花了,在该花的钱上一定会多花,包括智能驾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小鹏与大众的合作已从此前的两款车型,扩大为CEA电子电气架构,将于2026年落地于大众品牌车型上,加之小鹏与大众的采购协同,都将进一步降低成本。

小鹏汽车Q1主要业绩表现

更重要的则是开源。

一方面,是扩大规模效应。今年开始小鹏将进入强产品周期。10-15万元级的新品牌MONA将在6月推出首款车型,小鹏的新款B级轿车将在四季度上市。小鹏预计这两款车型不仅将在Q4带来大幅的规模增长,并将同步提升利润表现。

此外,今年3季度,小鹏终端门店数将达到600家。未来3年,小鹏将推出30款车型,覆盖10-40万元级市场。

在小鹏给出的Q2指引中,总交付数量约为2.9至3.2万辆,同比上升25%-37.9%,环比上升32.9%-46.6%。收入预计约为75至83亿元,同比上升48.1%-63.9%。

另一方面,是多类型的收入来源。

小鹏Q1财报中包括了10亿元(1.4亿美元)的服务及其它收入,占比总营收的15.3%,同比增长93.1%,环比增长22.1%。主要得益于设计与大众集团的平台和软件战略技术合作带来的技术研发服务收入。

小鹏官方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这一收入将是经常性的,与大众EE架构的合作收入将从下半年开始确认,未来几个季度的收入将超过Q1。

小鹏的海外扩张也正逐步步入正轨,海外销售网络从北欧国家扩展到超过20个国家,上半年已与西欧、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等多地的头部经销商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会陆续开出新的销售门店。

未来小鹏希望海外能够贡献10%的销量占比。

“小鹏的所有产品都将会坚持智能驾驶的领先,同时通过多个产品序列在价格区间和设计上去满足不同客群,包括中国,甚至全球差异化需求。”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

“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打造一个像大众汽车一样覆盖全球市场、多种产品类型、拥有广阔客群的一个超级品牌,并且让AI智驾车成为最主要的品类。”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朱, 世耘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