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充电生意经-电动汽车观察家

星星充电生意经

今年年初,我们曾做出判断:今年是超充启动之年,虽然规模扩张会加速,但还不到爆发的阶段。许多业内人士也都做出了基本一致的判断。

到了4月份,这个判断恐怕需要稍稍做出一些调整了:在龙头厂商的推动下,超充的扩张速度和规模或许会超出预期。

这里面的龙头厂商,包括要投建10万根超充桩的华为、继续加码超充的蔚小理极,以及本篇稿件的主角:在补能领域打拼第十个年头的星星充电。

超充领域要想迅速扩张,主要看的或许并不只是超充车型渗透率,还有这些巨头们布局的决心。

影响到巨头们,尤其是像星星充电这样的设备运营商决心大小的,是对未来的业务的推演,也就是星星充电最引以为傲的生意经法宝:数据+运营。

01

丰富的产品组合

先有质量过关的产品,才能谈及为何会选择此时加大力度布局,以及如何布局超充的问题。

超充,甚至是液冷超充技术在如今并不存在绝对的技术门槛,如果想要自己的产品在一种设备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效率。

一个是充电快慢的效率,对应消费者的充电体验,一个是电能转化效率,对应场站运营端的使用体验。

星星充电超充产品

在液冷超充领域有近7年研发生产经验的星星充电,如今推出了720kW/960kW Max产品,其单枪液冷超充终端额定电流可达600A,双枪快充终端额定电流也有250A。

星星充电研发高级副总裁李宏庆表示,如今设备商们都在卷参数,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峰值功率、峰值电流持续时间很短。

于是在此基础上,星星充电推出了boost模式。正如小米汽车上的boost按键,按下后会提供更大的瞬时扭力一样,720kW/960kW Max产品的boost模式也支持短时间内提升电流输出,并且液冷终端在boost模式下可提供长达18分钟的大电流输出(800A),快充终端可提供30分钟300A的电流输出。

与此同时,星星充电新一代Max产品的满载转换效率还可以达到97%,李宏庆强调称转换效率多提升1%都是对收益的巨大增加,“每多一个百分点的电损率,可能就对应着10年20万元的成本。”

目前行业内的液冷终端设备基本上都是单桩单枪的配置,而星星充电此次还首发了双枪液冷超充终端产品,其可以做到双枪同充额定充电电流达到1000A,在boost模式下甚至可以达到1200A。

星星充电双枪液冷超充终端

就此,星星充电在超充业务上,就已经完成了从360kW到960kW,从风冷到液冷,从单枪到双枪的全产品布局。

丰富的产品矩阵也让其可以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李宏庆介绍称,星星充电现在可以提供三种产品组合方案,分别是风冷主机+全快充线的组合,该方案适用于超充车辆渗透率低于10%的城市,可以满足常规城市、干线场景的运营需要。

第二种则是风冷主机+超/快充终端的组合,属于是最具性价比的方案,其适用于超充车型渗透率高于10%的城市,并且还可以根据具体场景,配置不同比例的超充终端来满足快速补能的需求,提升翻台率。

第三种则是液冷主机+超/快充终端的组合,适用于超充车型渗透率较高,并且是特殊使用场景的地段,比如矿场,或社区这种对噪音极度敏感的区域。

有了这样丰富的产品矩阵和解决方案,星星充电也将自己今年布局超充的目标,由百城千站,提升到了126座城市的1万座含液冷终端的超充站。

并且,星星充电中国区轮值CEO王磊还介绍了最新的商务政策:下单星星充电第四代480kW(含超充接口的整流柜+3/4个双枪终端)及以上功率的设备,“将立享1个普通双枪终端‘0元升级’为1个液冷双枪终端,此权益保留10年。”

02

百城万站的底气

星星充电年内部署1万座超充站的目标,比华为年内部署10万根桩的难度只增不减。毕竟后者只管卖设备,而前者除了要考虑设备质量以外,选址、投建、运维等方方面面都要负责。

星星充电喊出年内布局1万座超充场站真正的底气究竟是什么?恐怕不光是免费升级液冷设备这一条商务政策而已,毕竟需不需要液冷超充设备不光要看成本,还要结合实际场景,运营商们不可能因为“0元升级”就轻易采购超充设备。

比起0元升级相对节省下来的液冷终端设备成本,真正吸引大小运营商与星星充电合作的,还是其强大数据和运营能力给场站盈利能力所带来的提升。

星星充电算法团队总监赵晟举了一个例子,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某个星星充电超充站,站内有50把360kW超充终端,单桩日充达817,月活用户有至少6700名。而这一站点的运营成绩单是:月万单故障率为5.3单,月设备使用率为604次,最重要的是该站月服务费收入为29万元。

需要强调的是,这还不是星星充电超充站能力的上限。

星星充电智能选址系统

赵晟表示,在星星充电大数据指引和运营加持下,单个站点的盈利能力能够翻将近一倍:“50%来自设备和市场的匹配,30%来自数据和AI的智能算法,15%来自能源运营。”

其中,最大头的50%,前文已经介绍过一些。一是超充设备本身对翻台率的提升,二是星星充电可以用丰富的产品组合来应对不同阶段的市场需求,避免运营商过度投资。

这50%主要还是超充产品的特性所致,可能绝大部分设备运营商也能带来效果类似的提升。而星星充电的秘密武器在于后面的30%和15%。

首先是源于大数据和AI算法的30%收益提升。

截至目前,星星充电平台拥有1800万注册用户,服务超过1.5万家商户和8万多座场站,并且自生产投建的第一根充电桩开始,就是物联网桩。

也就是说,起家于2014年的星星充电,到现在为止已经拥有了大部分友商都不可比拟的庞大数据库,并且该数据库的数据量还在以每天TB级的数量增加。

拥有了数据,就可以大做文章。赵晟透露,星星充电打通了充电、微电网和能碳三大系统,并拥有超过950万张全自动化报表来分析经营数据和市场数据。

最重要的是,赵晟团队利用这些数据组建了一个AI基座,用来服务、管理数十个业务场景。

星星充电智能运营模型

比如智能选址,这是大大小小各种运营商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但星星充电基于500座场站的投运指标和8000座场站的历史数据,可以构建电量预测模型、场站规模推荐模型、设备选型模型和区域组网模型,对单个位置的ROI进行预测。

再比如投建后的日常运维。星星充电研发了白泽诊断模型和星光任务引擎,前者好比医生,会对患者(存量场站)进行诊断,后者好比医生对症下药开出的药方,患者(场站运营方)只要根据药方调理自己即可。

赵晟表示,在医生和药方的配合下,场站的运营效率可以提升45%。

当然,以上种种都是内在的提升,针对最为直接的定价和营销手段,星星充电的算法也能派上大用场。

赵晟透露星星充电训练了模型在充电量和价格之间做好平衡的能力,这一模型在过去两年内应用于了50座城市的2000多个场站,数据结果显示AI赋能的自适应价格调整能提升场站5%的盈利能力。

此外,星星充电的AI算法拥有80多个用户画像标签库,3700多个历史营销案例,“利用我们的评估方法,可以让场站在相同营销成本的条件下,提供了15%的增量ROI。”

以上这些,是大数据和AI算法带来的30%收益提升,最后15%的收益提升来自于能源运营。

星星充电能碳业务中心总经理牛雷表示,能源运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便是调整充电时间,利用电价差,“把公交场站车辆充电时间错后2-3小时,便能在不增加投资、不改变运营模式的前提下,带来每度电超过0.3元的收益,相当于每度电的服务费了。”

星星充电能源运营示意

牛雷又举例称,以5台480kW液冷终端,10台120kW终端和5台7kw交流充电桩的场站为例,在不进行能源运营的前提下,大概每年能靠基础补贴、服务费补贴和收入共计实现200万营收,回本周期在5年。

但在引入星星充电能源运营后,不仅基础的收入能从200万元上涨到230万元,每年还能额外获得80万元来自虚拟电厂、削峰填谷、需求侧响应的80万元收入,回本周期立刻缩短到3.22年。

03

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

多维度提升场站盈利能力,最多让运营商提升95%的综合收益,叠加0元升级液冷超充的商务政策,恐怕没有多少运营商能够拒绝星星充电这样的糖衣炮弹。

相对应的,星星充电由百城千站提升到126座城,1万座场站的目标似乎也可以轻松完成了。

2024年,超充普及或许比想象中的还要快。过去一年内,大功率超充的主要推动者或许是以蔚小理极为首的新势力们,但接下来超充领域后续的扩张,或许绝大部分都将来自星星充电这样的设备运营商了。

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这句话如果在几年前,用来评价国内补能领域,或许有些不妥。那时,充电桩的数量、密度还远远不够,质量也良莠不齐,不仅让不少用户怨声载道,甚至还“逼得”一些主机厂亲自入局充当设备运营商的角色。

2022年,曾有一位同样在龙头设备运营商任职的部门经理形容补能领域:“我们是做大锅饭的,先保证所有人能吃上饭,主机厂(做补能)是做私房菜的,量不大但精致,服务好。”

不过,当做大锅饭的食堂大厨们提升了菜品质量,甚至开始注重食堂装修后,再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句话来劝诫一些尝试亲自运营场站的主机厂就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上述星星充电有关设备制造、选址、投建、运营和数据积累能力以外,星星充电也在努力将食堂大锅饭做得越来越好。

星星充电千里眼系统可以降低因占位导致的客诉率

比如,在蔚来向用户征集哪些区域需要新增/补密充换电站时,星星充电早已针对每个城市,甚至城市的每个行政区建立专门的模型,对当地车辆增长趋势、车辆种类分布、电价、服务费、租金等一系列条件进行模型分析。

又比如,在各个车企绞尽脑汁应该为用户提供怎样便利的充电服务时,星星充电自己也在将场地内休息室、卫生间、便利店等因素加入到模型之中,为后续选址、投建、招商做好准备。

甚至,星星充电云运营中心总经理张晨还介绍称,将与不同品牌进行深度合作,全方面考虑用户吃穿住行和娱乐方面的需求,并打造城市标杆品牌示范站。

星星充电品牌示范站示意

当像星星充电这样的行业龙头,拿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于主机厂的设备制造、选址、投建、运营能力和数据积累的同时,还在努力抹平在服务体验方面与主机厂之间的差距时,便可以轻易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补能领域中,龙头设备运营商和主机厂并不在一个维度上面。

当然,以理想、蔚来为首的新势力们在充电场站智能化方面做出的创新和尝试值得肯定,但对于其他有意但并未大规模部署自己充电场站的主机厂来说,在2024年这个时间节点之后,将补能的事情交由专业的设备运营商来做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王磊也介绍称星星充电也早已布局了品牌场站业务,提供交钥匙工程、场地租赁、联合投建等多种合作模式给主机厂进行选择。

一来,越来越多的公共场站也有能力提供不错的充电服务了,主机厂们并不用再担心自己用户有糟糕充电体验。二来,主机厂可以不用再持有重资产,也不用分出额外人力物力财力去运营场站,避免给自己的财务经营带来额外压力。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崔秋阳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