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ONE插混再夺冠,特斯拉Model Y初战上榜-电动汽车观察家

理想ONE插混再夺冠,特斯拉Model Y初战上榜

 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迎来“开门红”。

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共上险14.65万辆,同比大增2.4倍。其中,纯电动和插混分别上险11.89万辆和2.76万辆,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倍和1倍。特别是私人纯电动上险9.46万辆,同比增幅更是超过4倍。

有赖于宏光MINIEV的持续热销,上汽通用五菱保持了1月的新能源乘用车榜单上险数冠军,比亚迪和特斯拉紧随其后。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合众新能源和零跑汽车等新造车企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看车型,宏光MINIEV、特斯拉Model3和比亚迪汉系列分别位列1月上险数前三名。特斯拉ModelY规模交付后首次上榜,共上险1966辆。插混领域,理想ONE以4978辆的成绩,蝉联1月插混乘用车上险数冠军

论各城市上险数,上海1月新能源乘用车共上险2.2万辆,远超第二名北京市9177辆的上险数。在上海,特斯拉Model3仍是1月最畅销的新能源车型;在北京,比亚迪汉则连续第二个月成为上险数最多的电动汽车

另外,去年持续疲软的出租网约新能源乘用车,也有恢复迹象。

如需下载2020年-2021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企业上险数,请关注《电动汽车观察家》,并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2020和2021上险数,即可获得下载链接。

1

整体市场向好,新势力表现突出

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延续了去年后半年的向上走势。

当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共上险14.65万辆,同比大增2.4倍。其中,纯电动和插混分别上险11.89万辆和2.76万辆,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倍和1倍。

理想ONE插混再夺冠,特斯拉Model Y初战上榜613

资料来源:上险数

去年受疫情影响,一直低迷不振的运营市场,也有好转。1月,营运类新能源乘用车共上险1.31万辆,同比增加41%。而私人纯电动市场继续快速增加,1月共上险9.46万辆,同比增幅更是超过4倍。

理想ONE插混再夺冠,特斯拉Model Y初战上榜720

资料来源:上险数

1月,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和特斯拉继续占据上险榜单前三名。中国新造车企业则开始分化成两个阵营,第一阵营的蔚来、小鹏和理想销量成绩突出,均进入TOP10榜单;第二阵营的威马、合众新能源和零跑汽车则进入TOP20榜单。

长安、北汽新能源和吉利等传统自主品牌车企排位则继续后退。

理想ONE插混再夺冠,特斯拉Model Y初战上榜871

资料来源:上险数,橙色标注为中国新造车企业

新造车企业中,特斯拉的Model3仍是其支柱车型,1月共上险1.46万辆,仅次于宏光MINIEV的2.59万辆,今年刚刚开始规模交付的ModelY也首次上榜,1月共上险1966辆,跻身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数TOP20车型。

插混领域,理想ONE蝉联上险数冠军车型,1月共上险4978辆,远超第二名宝马5系插混的2527辆,该车还是1月郑州市最畅销的新能源乘用车型。

理想ONE插混再夺冠,特斯拉Model Y初战上榜1082

资料来源:上险数

2

比亚迪汉北京夺冠,特斯拉ModelY济南卖最多

自2020年10月,上海发布利好新能源汽车的牌照政策以来,当地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持续快速增长。1月,上海新能源乘用车共上险2.16万辆,几乎相当于北京、深圳和杭州三地的上险数总和。

理想ONE插混再夺冠,特斯拉Model Y初战上榜1213

资料来源:上险数

去年,特斯拉Model3是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成都等新能源乘用车主销地的冠军车型。1月,比亚迪汉打破了这一现象。当月,比亚迪汉在北京上险1519辆,是当地销量最好的电动车型。

理想ONE插混再夺冠,特斯拉Model Y初战上榜1317

资料来源:上险数

在比亚迪的大本营深圳,比亚迪汉也以1328辆的成绩成为1月上险数冠军,超过第二名特斯拉Model3的1301辆。不过,在杭州、上海、成都、苏州等地,特斯拉Model3仍是上险数最高的车型。

另外一款值得注意的比亚迪车型,是比亚迪为滴滴定制的专属网约车D1,1月该车在宁波市和北京市分别上险306辆和3辆。除了这两地,到目前为止,比亚迪D1还在长沙上险1193辆,在湘潭上险1辆。

理想ONE插混再夺冠,特斯拉Model Y初战上榜1523

资料来源:上险数

1月,特斯拉ModelY首次进入上险数榜单。出人意料的是,该车当月在济南上险最多,共355辆,超过在上海、北京等特斯拉主销地的销量。

理想ONE插混再夺冠,特斯拉Model Y初战上榜1604

资料来源:上险数

宏光MINIEV持续热销、比亚迪汉后劲不减、新势力继续向上、ModelY崭露头角、私人消费飞速增长、运营市场渐有起色……2021年刚刚过去一个多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已经呈现出诸多利好特征。

新老势力、中外资企业的无声较量已露端倪,未来的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向如何,我们持续关注。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电观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2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