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巨大也得冲,极氪咬牙又推新款001、007-电动汽车观察家

争议巨大也得冲,极氪咬牙又推新款001、007

一场压力巨大的发布会。

压力是迅速聚集的。8月11日,极氪汽车发布预告图,将在8月13日举办极氪2025款新品发布会。老车主和媒体立刻警觉起来——

预告图上,001和007两款车赫然并列。这意味着上一代001交付不到6个月,上一代007交付不到8个月,就又要更新迭代。

并且,2024年款001是2月27日才正式发布的。在今年一年内,极氪汽车的3代极氪001——23款、24款和25款都在卖。

老车主预感要被“背刺”,新车款一般都增配、降价,于是他们在车友群、社交媒体提出反对声音,甚至要求补偿。

媒体也对如此快速、频繁迭代产品的现象有些惊异。如果正巧是还推荐过购买极氪车型的媒体,则多少有点尴尬,开始准备起应对老车主的话术。

2天之后,发布会举行。过程倒是顺风顺水、一气贯通,因为是在线上。

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发布了2025款007和2025款001的升级部分和新价格。

2025款001主要是增配保原价——大部分款型增配双NVIDIA DRIVE Orin-X智驾芯片(总算力5O8 TOPS),以及自研的浩瀚智驾2.0,但价格不变,依旧是32.9-26.9万。另外,新增一款WE版95kWh电池后驱版,依旧是双Mobileye Eye Q5H智驾芯片,售价25.9万元。

2025款007则是增配又降价——金砖电池升级到第二代,智舱升级为主动式AI大模型,零百加速通过算法有所提升,智驾升级到浩瀚2.0。ZEEKR 007 2025款四驱智驾版售价22.99万,比上一款降价3万元;长续航后驱智驾版售价22.99万,比上一款降价2万元;后驱智驾版20.99万,也是降价2万。四驱性能版保持原价,但也升级为双NVIDIA DRIVE Orin-X智驾芯片。

对于老车主,极氪只对001、007给出了增换购权益,首任车主可以享受1万元尾款抵扣。

在发布会后的采访、各社交平台,以及第二天的一些极氪店面,压力集中释放了——媒体质疑选择,老车主高呼“背刺”,店面出现了“维权”横幅……

当然,也许沉默的才是大多数。

极氪管理层有些委屈。

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

安聪慧说,用户希望001能够应用和007一样的自研智驾,“所以今年4月份我们开始研究在001上应用自研智驾,这是回应市场、用户的需求和声音。”

极氪原计划,是今年年底推出001浩瀚智驾版,但在智驾研发团队特殊攻坚之下,才提前上车。

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也逼迫极氪更快迭代。

关于新款007的推出,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则表示,“极氪每一台车都希望在现有市场做到第一名,001做到了;009通过这一次迭代大定比预期的好很多,我相信009通过这一次迭代也做到了;007离我们前期的目标有点距离,这一次通过产品力的提升,价格的优化,我们相信007在细分市场去争头部位置,还是有非常强的竞争力,这是007调整的核心目的。”

此前,已经有多个车企或增配、或降价的举措,引发老车主、媒体的批评。极氪肯定也预料到会有反对的声音,但仍然推出新款。

“今天发布会的一些决策,确实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难的。”安聪慧说,“但是也表明了我们的决心。”

所谓决心,他指的是——极氪智驾系统,一定要坚持全栈自研,一定要从多条路线走向相对比较单一的路线,要聚焦。

只是,这样的决心,要如何让大家都满意呢?

01

广泛使用自研智驾方案

25款001和007,几乎是一水的极氪自研浩瀚智驾2.0。

极氪汽车的首款车001,以及009、极氪X,都是采用全球知名智驾公司Mobileye提供的芯片和智驾方案。到了极氪007上市,开始采用英伟达芯片,并启用自研的浩瀚智驾方案。

极氪007是最先采用浩瀚智驾的车型

尽管极氪001、009和007一样,目前都有高速领航,但是007上市之后,消费者一对比,认为007的自研方案体验更好,因此,也希望001能够采用自研方案。

这次发布会,极氪001的潜在车主得偿所愿。25款001大部分款型换装双NVIDIA DRIVE Orin-X智驾芯片,并切换自研浩瀚智驾2.0。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陈奇也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浩瀚智驾2.0的技术方案和功能节点。

跟随行业热点,浩瀚智驾2.0也会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方案,从人工规则驱动进入到场景认知驱动时代,并且在泊车和路口两个最高频的场景率先应用端到端能力。不过,浩瀚智驾的“端到端”不是一个模型的原教旨主义“端到端”,而是感知和规控各一个大模型。

核心功能节点上,浩瀚智驾2.0将分三阶段释放能力。

第一阶段功能会在9月分批交付、年底全量推送,核心是城市NZP通勤模式。

通勤模式是车主先引导智驾系统学习一次路线,随后就能实现的领航驾驶功能。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都采用过这一模式。不过,现在理想汽车已经放弃了通勤模式。

从媒体反馈、业界评论而言,通勤模式的体验和必要性,存在争议。

第二阶段是城市NZP,计划2024年底开启分批交付;未来可升级至车位到车位。这一阶段相当于理想、蔚来、小鹏、华为等车企提出的无图(无高精地图)城市领航,可在有导航的地方就能实现领航驾驶,不限城市、不限道路。

第三阶段是城市NZP+,要实现车位对车位的智能驾驶,覆盖园区道路,小区道路,无标线道路、停车场等最后一公里道路场景,2025年下半年开启分批交付。

对标目前智驾领先的企业来看,如果不论同一功能的完整度、安全性和体验,只论功能实现,极氪的智驾落后接近一年左右,但也逐渐靠近第一梯队了。

除了001和007,极氪未来的车型,比如今年开始投放的7X、MIX,也将全面采用自研智驾系统。安聪慧说,“包括未来的新车型,这个可以很明确”。

在大部分款型改用浩瀚智驾方案的同时,极氪001还有一款WE版95kWh电池后驱版,采用的Mobileye智驾方案。

对于Mobileye智驾方案,安聪慧表示未来还会保留,比如极氪的海外市场应用的是Mobileye的系统。

不过,遗憾的是,老款001车型确实无法更换为浩瀚智驾版本。

“因为极氪001采用浩瀚智驾方案的版型,与Mobileye智驾方案在底层芯片、系统布控、线束布局等方面采用不同的布置方案,在系统和硬件层面是两套方案。”极氪汽车在发布会第二天的“极氪2025款新品发布答用户问”中如此回答。

02

电池、座舱同时升级

除了智能驾驶,这次极氪还在智能驱动、智能座舱上对车型做了升级。

在驱动方面,极氪的升级体现在驱动算法、第二代金砖电池和充电。

各种款型007的加速成绩都提升了

驱动算法上,极氪汽车将极氪007四驱性能版“功夫黄”的高性能智能驱动算法,下放给极氪其他007车型。得益于此,2025款007的四驱车型零百加速,从最快3.5秒提升到3.4秒;后驱车型从最快5.4秒提升到5.0秒。现款极氪007也将在8月通过OTA免费升级,享受到同样的性能进阶。

电池方面,极氪发布了全栈自研的第二代金砖电池。最大充电倍率可达5.5C,从10%充到80%最快仅需10.5分钟。极氪三电系统技术专家潘福中介绍,第二代金砖电池是全球量产充电速度最快的动力电池,第一次让磷酸铁锂的充电速度超越了当前所有量产的三元锂电池。

潘福中称,第二代金砖电池的放电表现也是行业领先,3秒脉冲放电倍率最高可达22C,比第一代提升了37.5%;尤其在低温、低电量工况下,第二代金砖电池状态更加稳定,整车性能更加持久。

充电方面,在第二代金砖电池和800伏超快充补能网络配合下,2025款极氪007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473公里。

极氪还发布了全球首个实现无人代客泊车和自动充电的智慧极充解决方案。车辆无需人工操作,从找桩、到停车充电,全程自动完成,自动结算。

智驾和驱动的更新,是部分极氪车型的特权,但是智舱的升级,极氪所有车型都享受。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姜军介绍,基于Kr AI大模型的接入,极氪OS操作系统正式升级为极氪AI OS,极氪车载智能助手Eva升级为AI Eva,全面进入主动智能时代。

所谓主动智能,是指系统不仅仅被动接受指令,还会主动根据用户习惯、场景给出建议和操作。

比如,车主行驶在常规行驶的路段上,即便没有开启导航,如果前路拥堵,系统会给出换路的提示。还比如,驶入隧道时给出升窗建议/空调自动内循环。

传统的指令识别也得到提升,凭借Kr大模型的语义泛化能力,AI Eva实现了类人自然交流的“全舱自由说”,包括车设、车控、导航、车载App在内,均能实现完全脱手的全场景语音闭环。

极氪AI OS不会只应用于001和007。姜军表示,“将根据各个车型的OTA节奏,实现全系车型的全面上线。”

03

如何快速迭代而不“背刺”

自新能源汽车成为潮流,智能汽车与之合流,以及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企业进入汽车行业,汽车迭代速度大为加快。比如华为问界,M5在26个月推出5个款型;M7在22个月推出4个款型。

每一次迭代,往往都伴随产品功能、性能的提升,价格的下降,对于老用户,不得不接受这种一买就亏的现实,而车企,如果响应速度不够快、迭代速度不够快,也往往会在竞争中落于下风,只能尽量紧跟市场。

2024年极氪有3代001在售

极氪今日之难题,其他智能电动车企有些已经遭遇,有些也必然会遭遇,甚至会反复遭遇。

要避免所谓的“背刺”,技术路线、产品规划,应该放眼长远。车企在智驾方案的选择上,如果更早坚定自研,或者做好车型区分,相信就能避免很多今天的问题。

在老车主的权益和感情上,车企推出新车型、新权益、新价格,也可以采取更加柔性、巧妙的方式。

汽车产品已经不是过去的机械产品,软件属性、智能属性越发突出,和手机等智能终端类似,但案值要高得多、使用寿命又长得多,没有先例可循,只能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运营模式。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邱, 锴俊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