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翔:中国把“碳中和”从陷阱变成了馅饼-电动汽车观察家

于德翔:中国把“碳中和”从陷阱变成了馅饼

“碳中和本身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给中国挖了个陷阱,就想把社会成本提高,但没有想到我们总书记确实英明和伟大,他愣把碳中和做成国家的战略,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馅饼。”

关于“碳中和”,特锐德董事长、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特锐德董事长、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

他是在6月17日,2023年度“节能服务进企业”暨工业绿色微电网交流研讨会上发表这一观点的。该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同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部分地区节能主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能源企业、制造企业代表等500余人线下参加会议,同步线上直播观看人次突破340万。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承办。

2023年度“节能服务进企业”暨工业绿色微电网交流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

以下为于德翔演讲实录: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尤其前面坐着我的老师们,很多领导们,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在青岛欢迎大家“回家”。确实我们都是做新能源的,特来电、特锐德是大家的家。今天我给大家分享是基于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工业微电网,推动新能源革命,这是站在一个企业角度如何去理解。

其实新能源革命核心的一个主题就是碳中和。我个人的理解,碳中和本身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给中国挖了个陷阱,就想把社会成本提高,但没有想到我们总书记确实英明和伟大,他愣把碳中和做成国家的战略,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馅饼,本来是陷阱,结果让中国愣做成了馅饼。去年疫情情况下,大的行业增长100%的只有新能源汽车,增长100%的行业只有新能源发电,假如去年没有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我们的经济还得下一大截。所以我说碳中和做成了中国经济最大的馅饼。

谈到碳中和的问题,核心是什么?其实并不是说把碳排出来,怎么去消碳,而是从源头上减碳。怎么让发电厂怎么少烧煤呢?其实就是发展新能源,但是发展新能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上午院士们也讲了,新能源发电存在着巨大的波动性和无序性,来片云彩不发电了,风一停就不发电了,但是不能因为你不发电了,我就不用了,所以必须要配很多的储能。配上储能的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成本就太大了。

再有一件事情,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的不可控性和随意性,就是大电流充电,我想充电了,插上就快速充电,整个电网的安全也无法来支撑。那么我们想一下,我们有没有另外一种方法,在大规模电动汽车接触电网在充电的时候,我不能随便充电,首先我要听老天爷的,第二听电网公司的,第三当然得听党的话。什么叫老天爷,风大的时候充,风小的时候放,光多的时候充,光小的时候放,晚上电网电多了的时候充,白天电网电少的时候就放,大家说你是天方夜谭吗?怎么能实现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在大电网的支撑下,在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之间,重新构建三张网,充电网、微电网和储能网,这三张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载体,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虚拟电厂。它也是虚拟电厂的重要载体。这三张网中间的微电网是我们这一次整个会议上的主题。

为什么要去做这个事呢?其实上午大家都在讨论这个事,实际上电力系统很多在座的绝大多数都是搞电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对电不了解的。我简单说几句话,电有四个特征,第一,发电和用电在同一时间永远相等。第二,电网的平均资产利用效率不超过50%,比如说我们这个园区,下班的时候肯定是不用电的,所以基本是闲置的,全社会也是这样。第三,电网实际上在高峰期是没有多余电量的,所以到夏天的时候,迎峰度夏开始拉闸限电了。第四,国家为了平抑发电和用电的关系,把工业电很多的电变成了峰谷平和尖峰电价,最便宜的和最贵的按照国家发改委差了3.5倍到4.5倍。我想问在座的大家,全世界有没有任何一个商品一天变四次价格,差三倍到五倍的价格?没有,只有电,中国是这样,全世界都是这样。

有了这样的特征,过去大家说新能源汽车,今天新能源的理解完全不一样了。汽车这件事情是简单把油车改成电动汽车吗?不是,我觉得仅仅是一个功能,电动汽车有三个属性,除了交通属性,还有能源属性和数据信息的属性,电动汽车还有一个特征是什么?我在全寿命周期里面,电池的寿命是用不了的,怎么理解?比如在青岛,一天平均C端车辆最多跑50公里,按照这样算,车的寿命8年,那么我用电池的满充满放的次数大概用一千次左右,实际上现在新车满充满放的次数标准次数是3天,在车全生命周期结束的时候,大概有两千次是没用的,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拿来做储能呢?什么时间储能呢?我们的车一天24个小时最多开2个小时,那20个小时到22个小时要么停到单位,要么停到家里面,停到家里的电价比较低,比如有些地方能做到3毛到5毛,但有的时候做到8毛到一块三,甚至一块六,我如果在家里充上一个充电桩,我就把便宜的电充到家里,到单位价格高的时候能不能放出来呢?这完全可以,关键问题是电动汽车单车容量太小了,看看能不能规模化发展。我个人理解,到2030年,车的渗透率会超过80%,2050年会超过60%到70%,目前油车存在的寿命也就是三到五年了。那么到2030年的时候,车一定会突破一亿辆车,那么对于充电基础设施将达到6800万个,也就是说基本上中国60%到70%的车位上都会有一个充电终端。

对于能源的影响,按照一亿辆车,一个车一天充电放电30度电,一年将达到一万亿度电,这个量好大。去年中国城乡居民总用电量是1.13万亿,如果用电动汽车储能,每天可以达到3亿度电,如果用梯次电池,旧电池每天可以达到1亿度电,1万亿,3亿加2亿,叠加到大的电网上去。电动汽车改变的到底是什么?改变的可能是一个能源结构。怎么改变呢?怎么把车、能源和电网、人连接到一起,我们认为简单地做充电桩的路线是错的,只有采用微电网+充电网才能保证电网自身的安全。

最近我们一直跟深圳沟通比较多,深圳是80万辆,今年年底会超过一百万辆,但是深圳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再大规模去推动新能源汽车,电网里的电,尤其夏天的时候,在大家高峰期的时候已经没有电了,所以充电的时候没电,电网里没电充什么呀?那我就多建充电桩,深圳那个地方又小,相当于青岛面积的1/6,也没有地方装了,所以整个这条路线按简单充电桩简单的叠加是错的。那怎么办呢?我们为一个城市重新构建基础设施供电网络,我们面向出租和网约车叫公共充电网,面向物流车叫物流充电网,面向小区是小区充电网,园区是园区充电网,它会根据客户不同的需要,按照充电的时间、充电的功率,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做布局,通过这样一个布局,我们会保证70%的车基本上在电网的低谷期、低峰期、低价期充电,用户不会和工业争负荷。怎么实现这个事呢?充电桩和充电网是不一样的,充电网就是把一个区域里,比如一个停车场或者一个电台下面,几十个、几百个,连接成一个简单的物理化网络,这个网络连接到我小区的变压器,比如在小区里,变压器的总容量是一千个,下班大家都用电做饭,用空调,用了八百,我最多拿出两百给最急的充电,这时候电价高,两块,你愿意充可以。到晚上的时候大家不用电了,晚上我这个一千的变压器富余出六百,我拿出六百给车充电,晚上多少钱呢?最便宜三毛钱。传统的充电桩插上就充电,什么时候充满你不知道,而在我这个平台下,什么时候充满或充多少度电,你说了算,什么时候充你根本说了不算,我会根据客户的需要,车上剩余的电量和电网富余的电量,做一个有序的充电和放电,这样就推动了整个能源的改变。所以说充电网同样是一个微电网,我们恰恰用充电网这三个字来诠释未来中国乃至于世界上充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发展路线。

第一个阶段就是充的时代,以桩为代表,越建越大。实际上大功率充电在电网的基本条件下不能建得太多,因为电网里没那么多电。所以我认为这个时代到2025年就结束了,现在谁再投资做充电桩,我认为几乎死路一条。这些充电桩发展方向是什么?改充电网,充电网什么时候开启呢?大概电动汽车到一千万辆的时候,也就是去年开启了充电网电时代。充电网的电时代的特征是什么?就是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构建一个新型的虚拟电厂,能够参与到整个新型电力系统当中,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个新载体,包括用了充电网就可以实现有序充电、微网光伏、移动储能、梯次储能、调峰调频、车网互动、虚拟电厂,包括碳交易,完全就可以实现了。到了第三个阶段,到2025年,三年达到五千万辆的时候,我们认为网的时代开启了。由于电动汽车充电的时候,连接人,连接汽车,连接能源,构建了一个巨大的工业互联网,这里面由于充电网连接的车、人和电池形成了汽车的数据、能源的数据和个人的数据,包括二手车交易,包括保险,包括修车,都有可能在这个充电网的数据上能够获得第三方更加精准的数据。

那么今天我们主题叫微电网,如何理解微电网呢?充电网也是微电网的一种形态。我个人也是在网上看了一下,根据我的思考用了这样几句话。所谓微电网是在企事业园区或充电站的场景下,因为现在只有企事业园区才有峰谷差,其他地方其实很难,首先在这样一个场景下,讲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放电、储能、风电等融为一体化,在大电网支撑下,成为小型交直流发电用电系统,可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就地消纳、就地存储、就地平衡,随光而充、随风而充,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实现主动式配电的高效互动,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载体。微电网的特征为什么叫微呢?就是容量小、数量大,新能源、全消纳,这样的情况下,真正微电网的价值就可以体现出来了。

怎么去建呢?作为特来电来讲,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因为微电网有好多场景、好多产品,我们就思考在充电网的基础上构建微电网,本身建充电网就是每个车位上要装个插头、装个终端,后来发现我拿到这个车位挺不容易的,我上面能看到太阳,我能不能在这个车位上铺上一个光伏,光伏发射的直流电先不上网,直接进入电动汽车里,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这样构建了一个小型微电网。目前特来电推动的小型微电网,目前特来电推动的小型微电网单个就是光伏60千瓦。电动汽车的充放电20个车位,同时加上一个梯次电池,梯次电池放到哪儿呢?今天大家来到特来电就会发现,梯次电池做储能,大家都在谈储能,上午也在讨论储能,储能的关键不是技术,而在于成本,因为储能解决成本的问题,它很难。新电池确实成本很高,那么我们就思考,我们能不能用梯次电池,但梯次电池的安全问题又是个麻烦。我们就会在每一个车位上,大家会看到车位底下挖了一个坑,把电池吊起来,谁烧了谁掉到水里面,既解决了电池的安装问题,又解决了占地的问题,还解决了安全的问题。这样的话,大家会看到,顶上是光伏发电,中间是汽车的充电和放电,下面是储能。所以每一个微网的单元就是这么简单连接起来,在大电网的支撑下,形成了和企事业单位、和电网之间的互动。

今天我想和大家汇报的我的理解,电动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它真的就是电网的一个移动储能工具,它解决了能源的消纳问题。这个大概有多大呢?按2030年一亿辆车,一辆车上装60度电,如果一个车能放出10度电,就相当于一千GW的储能。而利用电动汽车做储能,它的边际成本几乎为0。那么现在这个一千GW是多少?有些人了解,有些人不了解,按照2030年装机达到12亿,实际上按照一半去配储能,也才配到600GW,当真正有一亿台车连接到电网上,基本上储能的资源就足够了,根本连一半都用不了。还有一块更好的资源是梯次电池,到2030年大概退役下来一千万块,一块40度电,有80%参与,就是320GW,也就是说如果到了2030年,我们连接到以电动汽车和梯次电池为基础的储能,就达到1320GW,实际按照电网的调峰需要的话,连一半都用不了,最多用1/3。实际上也就是说真正5年以后成本的问题,我们就把它解决了,也就是连接到大电网上,构建了这样新型的电力系统。

那么这样的做法,我们是希望把电动汽车当成一个移动储能载体,在大电网支撑下形成移峰填谷。有了这些电动汽车,我就觉得虚拟电厂就更容易做了,过去大家都在做虚拟电厂,那么虚拟电厂真正在用户侧是比较难的,用户侧通过电动汽车的调整,我们就可以构建移动储能、微网光伏、有序充电、梯次储能、车网互动、调峰调频、碳交易这样一个虚拟电厂。目前这个虚拟电厂已经在全国和16个电网公司做了这样一个连接。前面就是针对工业园区的。

再一个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另外一个方向,其实在工业园区里的楼宇如何建立这样一个微电网的模式。因为特来电正在建它的总部大楼,这个大楼的外观非常酷,大概117米高,东面、南面和西面都用光伏包起来了。同时在楼层上做了储能,再加上梯次储能500千瓦,这时候绿电的消纳可以达到25%,光伏达到30%。由于楼底下停了630辆车,我拿一半300辆车,一个车放10度电,大概放出三千多度电,大概实现绿能的替代达到45%,电动汽车也好,储能也好,基本上是用的光伏的电,或者气风气光,或者叫夜间电。也就是说如果把这个都加到一起的话,在正常天气,好的天气情况下,我这个楼在电网高峰期是可以不用电网的电的,真正做到了零碳。包括我们这个车整个楼底下叫智慧泊车、自动充电、微网光伏、数字温控、数字消防和零碳楼宇,我们把十个功能以能源、交通和建筑融合到一起的数字化楼宇,把它建成。

这里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就是停车,正常情况下我楼下要挖四层停车,我用一层就停了四层的车。当员工早上把车开进来的时候,我有16个缓冲车位,你往缓冲车位上一停就不用管了,你就可以直接上楼了。如果你开的是电动汽车,它有自动泊车功能,我就可以泊车到顶层的这个位置上,所有电动汽车都具有这个自动泊车功能。如果我开的是油车,或者我想放到二层怎么办,我有一个自动移动的机器人,快速把你从车位上挪走,然后让别人来停。我用一个举升机器人把你举升起来,推到对应的车位上,我们从举一个车、放一个车最快40秒,最慢60秒,目前为止,行业里最快大概是4分钟,我们大概是正常的10倍,我用了一套新的技术和产品体系,这是我们自主知识产权所开发出来的,两个车之间的距离很小,这样停车密度大幅度提高。关键问题,我的机器人在停车的时候,我要求停得特别正、特别准,这时候自动插头从底下插出来,直接就插到车的屁股上了。如果每一个车位都是这样连接起来,如果你都是电动汽车的话,每个车上的50度电、60度电,瞬间连接到大电网上,这时可以按照电价的高低选择充电和放电。同时充电过程中,我利用检测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监测汽车的安全,通过这样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把整个楼底下600多辆车,如果都是电动汽车的话,就可以连接起来了。按照现在这个模式,单层只能停160辆,但是按现在这个堆垛机的模式,一共停了633辆,等于是正常停车的4倍。也就是说这个产品或者产业,如果能把这个商业模式做出来的话,以后我们可能就不需要挖B2、B3、B4了。下班了怎么办?我一点我的APP,我告诉你,快速把你的车插头拔下来,我把你的车移到对应的我们约定的缓冲车位上去,比如说我们约定了,60秒到缓冲的第三个车位上,刚好你下来开车就走人,也非常简单,非常方便。我想在座的尤其女同志应该给点掌声吧?

谈到这样的微网,我们也有作为特来电我们是做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构建虚拟电厂这样一个目标。如果没有电动汽车,我就没办法去建。电动汽车建的核心问题第一是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再就是如何进行消纳。微网到现在国家没有一个统一数据,但是据我不完全统计和了解,目前微电网的总数量大约400,绝不超过500。作为特来电,按照电动汽车型的这种微电网,我们认为到2025年累计建设一万座微电网,应该说这个微电网的数据还是比较大的。这一万座微电网大概能供3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每一个单个微网光伏大概是60千瓦,电动汽车+梯次储能的总容量,每个单个大概300千瓦左右。那么我们把它做成一个标准化的微电网体系,就可复制和推广,同时有了非常好的商业模式。通过这样的商业模式一定实现的是新能源汽车充新能源电,让尾气和雾霾远离人类。

特锐德是中国创业板的第一股,我们的股票代码是300001。我们做充电的叫特来电,我们推动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叫特低碳,低谷充电、高峰放电叫特来钱,我们的团队叫特来劲,今天和各位在微网的论坛上成为朋友叫特有缘。

谢谢各位,谢谢大家!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电观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