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L90和理想i8:明争暗斗
比今年夏季气温更火热的,是乐道L90与理想i8的明争暗斗。
以往,车型往往是在上市后才正式开启竞争对比,而如今,从车型名字官宣那一刻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暗战便已悄然打响。
显然汽车市场的竞争已从白热化阶段,彻底迈入了刺刀见红的拼刺刀时代。
01
定位重合下的必然碰撞
乐道L90和理想i8率先争夺的是“流量”。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一款车型的上市预热期被大幅拉长,因为只有积累足够庞大的流量,经过所谓的“漏斗”,才有可能收获数量可观的潜在用户。理想和乐道或者说蔚来都是高流量品牌,拥有热度足够高的创始人——李想和李斌作为热搜常驻客,为理想i8与乐道L90这两款车的持续造势不遗余力。
进入7月,两款车都将上市,一些没明说的“你来我往”多了很多。
截止发稿前,乐道L90和理想i8两个话题的热度几乎是不相上下。
虽然表面维持着一些成年人的体面,但两家的拥趸已经吵得不可开交。
理想和蔚来终于站在了彼此的对立面,这两个品牌皆为新势力阵营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重新定义产品”层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想当年理想L9凭借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独特配置,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这些配置甚至逐渐演变成了行业内主流中、大型SUV的标配。
蔚来更是开创了新势力定位豪华的先河,率先将产品价格提升至30万以上,且取得了非常出色的销售成绩,其服务体系、换电服务都打破了燃油车时代关于售前、售后的固有认知,至今仍处于领先地位。
在燃油车主导的时代,理想和蔚来甚至可以说是“战友”,一起争夺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二者几乎未曾正面交锋,理想专注增程车型,深耕大车细分领域,L系列旗下最小的L6也是中大型SUV,用户群体主要面向有纯电续航焦虑、对空间有较大需求的家庭用户。而蔚来的ES6、ES8虽然定位在中型SUV和中大型SUV,但因为是纯电动产品,且蔚来的标签主打豪华、品质、格调,和理想有较大差异化。
但当理想今年2月份官宣要推出纯电动SUV时,理想和蔚来必然碰撞。
而且理想i8和乐道L90定位近乎重合,所面向的购车群体也高度重合(尽管双方粉丝对此并不完全认可)。
理想i8车身长宽高分别为5085/1960/1740mm,轴距达3050mm。
乐道L90车身长宽高分别为5145/1998/1766mm,轴距3110mm。
都面向的是追求高品质家庭出行体验,对车辆空间、舒适性以及智能配置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
02
车内空间成竞争焦点
对于家庭用户而言,日常出行往往需要承载多名家庭成员,宽敞且灵活的车内空间不仅能提升乘坐舒适性,还直接关系到出行的实用性与便利性,自然成为竞争的焦点。
李斌在发布会上也着重宣传了这一点。据不完全统计,发布会上,他说乐道L90用了不下300个“大”字,来讲解乐道L90的空间。
乐道L90的优势之一,是先释放了媒体体验的视频,且在7月10日发布会之后就可以到店体验,大家对于产品宣传的重点感知更为明显。
其中最具感知的应该就是前备厢了,240L容量+出水口,钓鱼、露营场景在各种视频中出现,前备厢可轻松坐入两名成年人。后备厢除了常规的容积,还有非常深的下沉空间,解决了6座车型满载后备厢储物能力差的痛点。而发布会上两个1米8的双胞胎演示的三排大空间,也很有共鸣。
反观理想i8,从网上的信息来看,似乎是没有如此宽敞的前备厢,后备厢的下沉空间也没那么大。不过李想自己发微博表示,“将腾出来的空间让给乘员舱,从而达到‘空间越级’:同样的尺寸空间更大、同样的空间尺寸更小,这对家庭用车非常重要,每一位家庭成员都需要属于自己的超大空间!”
另外理想在细节上的处理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上具有一定优势,毕竟这几年一直在研究家庭用车需求,比如理想L系列对通道宽度的把控,充分考虑了家庭成员上下车以及在车内活动的便利性。也许这些细微之处都能给用户带来惊喜。
03
更多维度的较量
除了空间,内饰设计也成了这次争议的部分。
在理想i8内饰图不慎曝光后,一些网友就觉得它“创新不足”、“外观大胆内饰畏畏缩缩”。
对此在7月15日,理想也提前发布了官方内饰细节图,李想表示:“内饰等同于家里的装修风格,理想i8的风格显然是一个‘让人感到松弛的家’,而不是会所、艺术中心、五星级酒店、KTV等。”
有不少网友觉得李想这是在讽刺乐道L90,乐道官方公众号也发布了座椅细节,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一种“抗议”。不过个人觉得内饰设计和外观设计一样,非常主观,重点是颜色和灯光的搭配、材质的运用以及配置细节。这些可能要等到展车到店对比后才能让用户有感知。
对于“妥协”的部分,两个车型都有。乐道L90针对用户对娱乐功能的需求,配备了二排大屏幕。当年蔚来ET9上市时,李斌就说不想给二排配大屏,觉得开车的时候最好能让车内的人交流而非盯着屏幕。
理想i8也在主副驾座椅背部均提供小桌板,而李想本人则公开表示过,不喜欢在主驾座椅背部设计桌板,不想让任何配置影响驾驶员。
在三电和智能驾驶部分,乐道L90和理想i8的区别竟然是最清晰的。
在续航和动力上,乐道L90续航稍短,85kWh电池,CLTC工况纯电续航605km,但有换电网络弥补续航不足。理想i8提供90.1kWh与97.8kWh两款三元锂电池组,对应的CLTC续航里程分别为670km与720km,支持5C充电。
智驾部分,也理想i8的硬件更强,英伟达Drive AGX Thor-U智驾芯片,芯片单颗算力达到700TOPS,搭载理想下一代辅助驾驶架构Mind VLA。乐道L90则采用视觉方案,英伟达Orin-X芯片,单颗算力为254TOPS。
类似乐道L90与理想i8这类的针尖对麦芒的“大戏”今后不会少。随着纯电汽车市场步入成熟期,长达数年的用户教育催生出愈发多元、精细的消费需求,60分甚至80分的表现都难以触动消费者的心弦。而且如今新能源渗透率逼近50%,市场增量渐趋饱和。在这片红海之中,每一份市场份额的争夺都关乎生死存亡,白热化的较量将越演越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