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新M7 Pro售24.98万起正式上市,搭载HUAWEI ADS基础版-电动汽车观察家

问界新M7 Pro售24.98万起正式上市,搭载HUAWEI ADS基础版

8月26日,鸿蒙智行举行新品发布会,旗下AITO问界、LUXEED智界、STELATO享界三大品牌携多款重磅新车亮相。发布会上,问界新M7 Pro正式上市,售价24.98万-28.98万元,搭载HUAWEI ADS基础版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问界新M7 Pro拥有同级最大空间、最好驾控、最强智驾和最强安全,是25万级最好的SUV。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极致的出行体验,助力鸿蒙智行家族销量持续向上。”

问界新M7 Pro采用百变魔力舒适座舱设计,五座版本拥有同级最大的3338mm车内有效空间,以及同级最大的一排、二排和后备箱空间。全新升级的舒云座椅,Nappa真皮触感更亲肤,搭配舒云头枕,带来更舒享的乘坐体验。

空间灵活性方面,问界新M7 Pro前排座椅靠背可向后放倒69°,形成双人小憩模式。拆除前排座椅头枕,与后排坐垫对接后最大纵向空间1897mm。一排、二排座椅还可组合3m×1.5m极致大空间,实现大平层模式。

问界新M7 Pro还拥有HarmonyOS与HUAWEI Maglink®共同打造的魔力空间,HUAWEI Maglink®魔力磁吸可拆可合,实现前后屏互动、视频流转、独立蓝牙通道。后排HUAWEI Maglink®娱乐屏还提供儿童专区。

动力方面,问界新M7 Pro采用HUAWEI DriveONE增程电驱平台组合,最大扭矩660N·m,可实现5.2s的零百加速。

底盘方面,问界新M7 Pro全新升级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CDC提供三种模式可调,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减振器可在10毫秒内实现信息传递,调节频率达到100次/秒。通过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的加入,问界新M7 Pro起步俯仰角抑制效果提升20.6%,刹停俯仰角抑制效果提升29.2%,弯道横向冲击感降低13.8%,转向灵敏度提升36%。

此外,问界新M7 Pro搭载HUAWEI DATS®2.0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实现智能调节扭矩,让过弯侧倾更小,稳定性更高。凭借此次软硬件升级,以及华为德国研究所的调校功力,问界新M7麋鹿测试成绩提升至75.5km/h。

问界新M7 Pro主动、被动都安全。被动安全方面,问界新M7 Pro采用全维超强车身设计,抗拉强度最高2000MPa的潜艇级热成型钢占比24.4%;高强度钢和铝合金占比达80.6%。其中,前乘员舱核心骨架结构100%采用潜艇级热成型钢。

电池方面,问界新M7 Pro采用38.5kWh磷酸铁锂电池,从30%充电至80%仅需18分钟,综合续航1290km。电池安全由华为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拥有五重结构安全设计、五层电芯安全保护、三重特种耐热冲击防爆,车底高强度防撞梁以及华为云端BMS管理。

主动安全方面,问界新M7 Pro前向AEB自动紧急制动生效范围4-130km/h,刹停时速提升至110km/h,侧向防碰撞生效范围40-130km/h。此外,问界新M7 Pro还标配ELKA紧急车道保持辅助,人驾模式下,在车辆偏离当前车道且存在与他车碰撞、驶离道路边界等风险时,紧急辅助驾驶员转动方向盘以规避和减轻碰撞风险。

问界新M7 Pro标配HUAWEI ADS基础版,配备3个毫米波雷达、10个视觉感知高清摄像头组及12个超声波雷达。

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智驾方面,问界新M7 Pro可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NCA智驾领航功能。

智能泊车能力方面,问界新M7 Pro支持超过160+种泊车场景,车位识别率达99.9%,车位可停率达99.9%。同时,问界新M7还拥有同级独有的自定义泊车功能,可在非划线车位区域自动泊车,实现有位就能停。在狭窄车位,问界新M7 Pro还可通过手机遥控泊入或泊出。

问界新M7 Pro系列官方指导价为:问界新M7 Pro五座后驱智驾版24.98万元,问界新M7 Pro六座后驱智驾版26.98万元,问界新M7 Pro五座四驱智驾版26.98万元,问界新M7 Pro六座四驱智驾版28.98万元。

10月8日23:59:59前下定问界新M7 Pro的首批用户,可享受至高价值22,000元的购车权益,包括12,000元选配金、5000元ADS智驾功能升级权益,以及免费升级为价值5000元的问界新M7 Ultra同款电池包周年庆权益。

此外,10月8日23:59:59前下定问界新M7 Ultra的用户,可享至高价值38,800元的购车权益,包括12,000元选配金、20,000元ADS智驾功能升级权益,以及赠送价值6800元的全自动舒享电动踏板周年庆权益。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电观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