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整合奕派、风神、纳米三大品牌
“效率和聚焦是成立奕派科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
东风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在采访中这样说道。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举行。发布会上,东风汽车集团宣布深度整合旗下奕派、风神、纳米三大品牌资源,正式成立奕派科技,并发布为期四年的“未来之翼”战略。该战略以技术、品牌、产品、海外为四大支柱,核心目标是通过资源聚焦与运营提效,在激烈的新能源市场竞争中构建差异化优势。
发布会上,六款新车同场集中亮相,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正式上市,限时先享价为17.36万元,风神L8现场开启全球首秀。
此外亮相的还有2026款纳米01、纳米06、东风奕派eπ007+,以及eπ007首款定制化车型——闪现01。
整体来看,东风集团试图通过奕派科技的“深度整合”来解决资源分散问题,通过用户直达和技术的开放共生来解决效率问题。
01
战略蓝图:“未来之翼”四维驱动
发布会上,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正式发布了名为“未来之翼”的战略计划,主要分为四大支柱,“技术之翼”“品牌之翼”“产品之翼”“海外之翼”。
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
首先是技术战略。凭借56载深厚的造车积淀,东风集团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投入超过500亿元研发资金,并集结1.2万名研发人员,共同为奕派科技奠定了六大核心技术基础:
安全方面,奕派科技采用航空级2200MPa热成型钢、全球首个自有16000吨一体化压铸技术,提升车身抗扭刚度3倍,2026年实现量产。
打造出通过海水浸泡、枪击、高空跌落“海陆空”三栖测试的马赫电池。
此外,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东风集团采用“硅碳+高镍”材料组合,使得能量密度高达350Wh/kg,即使在-30℃的极端环境下,续航保持率也能超过70%,计划于2026年应用于车辆。
性能方面,奕派科技打造出全球首个超千伏高压架构,即电压1200V,匹配3万转电机,峰值12C快充,常温充电5分钟续航450公里,将在2026年首车落地;智能线控底盘,可以做到100ms制动响应,20Hz振动过滤,3.5米转弯半径。
智能化方面,天元智驾提供T100至T1000四级方案,天元T100具备高速NOA/记忆泊车功能;天元T200具备城区NOA辅助驾驶功能;天元T500:配备行业领先的THOR-U旗舰芯片,实现了从车位到车位的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天元T1000具备1000Tops的AI算力,端到端与规则系统双重冗余,支持车路云协同、5G实时互联,甚至可以看到前方3公里施工占道,提前掌握交通信息,规划最优路线。
此外,奕派科技还将推出天元智舱3.0匹配旗舰芯片,提供无感支付、场景化服务,预计在2026年,奕派科技将推出具有情绪感知能力的“车载智能体”。
其次是,品牌战略,核心是“奕派向上、风神向新”。
所谓奕派向上,即整合东风纳米品牌的年轻元素,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携手华为打造高端智能精品系列,融合东风制造与华为智能科技,进军中高端市场,坚持“科技・品位・信赖”价值。
风神向新则是拥抱“智享生活新家庭”,定位“智慧家享汽车品牌”;担当“东风海外市场主力军”,坚持“科技、品质、愉悦”价值,服务全球家庭。
第三是产品战略,双品牌发力。
奕派科技为两大品牌规划清晰赛道:奕派品牌定位“主流科技”,以纳米01/06、eπ007/008等为代表,面向年轻用户,智能品质突破;“智能精品”,与华为合作,首款高端智能全尺寸SUV 2026年上市。根据规划,2028年产品将达到10款,覆盖A0-C级,每年至少上新2款。
风神品牌则是专注全球节能车,即燃油、HEV和PHEV,技术越级、产品扩容(5~7座),巩固运营市场,布局L4 Robotaxi。2028年在售车型达10款,年投放新品/换代车不少于2款。
整体目标是,两个品牌2028年产品总数将达20款。
第四是海外战略:全球视野,深耕属地。
产品方面,到2027年,东风奕派科技的海外车型超30款,覆盖全动力形式(ICE/HEV/EV)、全级别(A0-C级)、左右舵市场。
渠道布局方面,2027年奕派科技的全球网点超2000家,优化形象与流程。
属地化运营方面,奕派科技将加速本地化团队建设与制造能力,目标2030年本地化制造占比超50%。
营销转型方面,品牌端,锚定10大战略市场,融合中国文化与属地IP,提升品牌力;营销端,打透产品力标签,全新商务政策筑牢体系,驱动海外销量加速突破。
02
深度合作:东风+华为,“四个联合”新模式
与华为的合作是奕派科技品牌向上与技术突围的关键落子。双方合作历经岚图、猛士项目,在奕派科技进入更深入的“DH项目”(D:东风,H:华为)阶段。其核心是创新的“四个联合”模式: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共创、联合营销。
“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供应关系,而是团队深度融合,甚至共同办公,真正实现从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协作。”汪俊君在媒体采访中强调。他认为,华为在用户洞察和ICT领域的优势,与东风56年的造车积淀和机械素质形成互补。东风在机械制造和数字化方面的专业能力,结合华为在智能驾驶和ICT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在岚图和猛士产品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东风产品企划部副总经理张雁军补充道,具体到奕派项目,得益于之前合作打下的良好基础,去年6月华为主动找到东风,提议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模式。
相较于其他车企的合作模式,东风与华为的合作以更深层次的能力赋能为特色,双方建立了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工作机制,始终紧密围绕用户利益,形成高效协同的战略伙伴关系。
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程军也表示,与华为的合作是全方位的。从产品定义到造型设计,甚至在底盘、安全等传统强项领域,奕派科技都虚心听取华为专家的建议。华为对终端用户的深刻理解,将帮助奕派科技打造出更符合用户场景需求的产品体验。
尽管均与华为保持着深度的合作关系,但在谈及品牌定位的差异化策略时,汪俊君强调,集团对此有着清晰的战略布局。岚图和猛士承载着品牌向上的使命,主打豪华高端市场;而东风奕派则肩负着不同的责任,更需要实现规模化的市场突破。
03
用户为本:效率革命与口碑工程
“用户口碑是奕派科技的生命线和企业的一号工程。”汪俊君在发布会上表示。
要做“听劝”品牌,主动拥抱用户批评,承诺“用户问题,10分钟响应;1小时给到解决方案,1天满意闭环”。建立高管直联、用户座谈会等机制,确保声音直达决策层。例如,根据用户反馈,奕派007/008在7月29日通过OTA火速升级了哨兵模式、QQ音乐等功能。
还要做到极致效率。对内发起效率革命,要求“砍冗余、简流程,复杂问题极简解决……拒绝听到‘再研究’,必须‘马上给方案’”。对外则“极致压缩响应时间,研发加速,落地加速。用户提出的需求,第一时间上车”。
这些的基础就是组织保障,将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深度整合至同一公司体系内,构成了此次改革的核心所在。汪俊君指出,这解决了过去分散架构导致的“信息传递偏差和决策效率低下”问题,实现资源聚焦,“捏紧拳头打歼灭战”和快速决策,如市场反馈可第一时间拉通会议解决。对此,集团也给予了更充分的运营授权(DOA),提升了灵活性。
04
挑战与未来:集团的“主力军”
在发布会上,东风集团董事长杨青提出了奕派科技在集团中的定位,即自主乘用车事业的主力军。换句话说,就是销量担当。
背靠东风集团,奕派科技拥有深厚造车底蕴、强大技术储备、全价值链整合和资源支持等显著优势,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目前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尤其奕派科技也在15万-25万元主流市场参与竞争,需直面比亚迪、小鹏等强劲对手,需接受市场对其产品力与价格竞争力的严格检验。
品牌重塑与认知层面,如何清晰区隔并成功提升奕派、风神两大子品牌形象,特别是要让消费者认同并接受“奕派向上”所代表的高端智能定位,这将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
技术量产与成本,固态电池、超千伏高压平台等前沿技术的量产时间表能否如期兑现并控制好成本,也关乎战略的落地效果。
全球化运营方面,奕派科技也需应对复杂的市场差异、文化隔阂与运营挑战。
作为东风集团自主乘用车的“主力军”,奕派科技被寄予厚望。其短期目标是提升用户口碑与产品力,中期目标是打造市场认可的爆款产品,长期则需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无论如何,这支整合了传统底蕴与创新活力的新力量已开启新征程,它的进击之路,才刚刚开始。